辽宁大石桥市汤池二道村瓜农忙

  5月31日,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二道村乡路的东、西两坝的500亩瓜田里热闹极了。四、五十位戴着草帽、裹着红绿头巾的瓜农们散在瓜田里,正手脚麻利地给瓜秧掰杈。

  58岁的陈素芳种了十五年了的西瓜了,从3月14号左右育苗,其间栽苗、扣棚、撤棚、施肥……到7月10日左右西瓜正式上市,陈阿姨几乎每天都要蹲在瓜田里。“早上六点就出来干活儿了。一个瓜秧只能留一个瓜,多了,带不动。要等瓜坐果后,大概鸡蛋大小时,就得把多余的瓜掐掉了。就像选美女一样,特别严格。品相不好的,比如有芝麻口、形不正的都不能要。”一边掰杈,陈阿姨一边口气急促地说,“这几天得把掰杈的活干完,瓜不等人啊。明后天就得雇人了,大概要雇十来个吧,要大家一起干,趁季把活抢出来!才能不耽误瓜的正常生长。”

  一朵朵的黄色小花天真烂漫地点缀在绿色的海洋间,全然不知,再过些时日,自己将要面临被无情地掐掉的早夭命运。

  蹲在瓜田里,陈阿姨为记者算了笔细帐,自家十亩瓜田,一亩地投资近3000元,掰杈雇工一个小时每人10元,几天下来,光雇佣人工就近6000元,最好的年景一年净挣四五万元,最糟的一年,倒赔了2万6。

  问起今年的光景,陈阿姨说,“我们就是看天吃饭,如果像去年一样,赶上瓜快好的头几天,下几场大雨,那就真的是遭“秧”了!去年最贱时,就四五毛钱一斤的行情,今年不知能咋样。不管咋样,我们这几天得抓紧把掰杈的活干完呢,没有闲时啊,每天都得蹲在地里,各种活!瞧,那边,咱村的种瓜户全出来了!”

  顺着阿姨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远处,瓜农们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正在地垄间快速地移动。不觉得思及,原来,自己吃西瓜时甜爽解渴的背后,凝聚了瓜农们多少辛勤的汗水。

  近晌午,这边二道村的瓜农们正忙着掐第一遍杈;过道,汤池镇金家新村的李正良和李玉勇爷俩,早就完成了掐杈的工作,正轻松地站在大棚外,同金家新村村委会主任李连功商量着打井和上农业保险的事儿:“原来的三眼井打得不是地方,再一个,水位也不行了,咱都借不上劲儿,村里看看能能再给咱多打几眼?另外你说让咱报农险的事儿,我们大伙合计合计,这几天报上去。头几天的大风把好多家的大棚都掀开了。看来,你说得对,我们真得上保险了!”

  因采取大棚种瓜,李正良和同村瓜农们的西瓜再过上十天左右就可上市了,比邻村的瓜早上市近一个月。“虽然投入相对大些,一个棚投入两万,年纯利一万多,但两年就可回本。全镇3000来亩西瓜地,瓜农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收成,也属实不易,希望今年是个好年头,也不枉他们辛苦一场!”站在地头汤池镇副镇长张猛同李主任说话间,一只肥硕的喜鹊从树上飞下来,落在瓜田里,也落在每个人的心头上,似乎正在向辛勤劳作的人们报喜——天道酬勤。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们相信,七月上旬,这片希望的土地上,一定会结出金灿灿的果实!(大石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