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连山下椒红似火

  刚刚收获的鲜椒倒入盐渍池中。

  今年五一小长假,蔡子亮无心出游,全部心思都在河西走廊一带的一场降温上:对刚刚种上椒苗的农民而言,降温意味着今年种植的辣椒要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威胁。

  “强冷空气袭击了酒嘉地区,五月飘雪,酒泉、嘉峪关辣椒遭受严重冻害,请金武地区椒农2日、3日凌晨全力防霜冻!”蔡子亮实时地提醒着椒农关注天气降温,全力做好防范工作。

  蔡子亮是一位返乡务农创业的复转军人。2003年从新疆某部队回到甘肃金昌,在自家5亩多地上种起红辣椒、铁板椒,先后攻克了辣椒的盐渍保存、育苗移栽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组建甘肃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永昌县德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辣椒数万亩。

  蔡子亮的辣椒“植”场故事,要从一把盐说起。

  瓶颈打破了:一把盐解决了鲜椒贮存难题

  每年收获季节,大量鲜椒集中上市,辣椒的收储、运输和加工面临峰值压力。以运输环节为例,每吨鲜椒从甘肃金昌运往四川郫县的费用约为450元,如果可以贮存起来错峰运输,每吨仅需220元左右。

  “下游企业的贮存能力有限,作为辣椒产业链最上游的椒农,利益无法保证。”如果不想办法把鲜椒贮存起来,农民辛苦一年种出来的辣椒就无法保证稳定的价格,从而可能导致丰产不丰收。

  据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数据,我国辣椒年产值超过700亿元,产值和效益位居蔬菜之首。贮存,成了制约辣椒产业发展和椒农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被蔡子亮的一把盐破解了。

  在德源农业12米见方、5.3米深的盐渍池里,蔡子亮掏出一把腌了一年的辣椒,红澄澄的色泽十分诱人,握在手里冰冰微凉,咬上一口嫩嫩多汁。

  “鲜椒中有四分之三的水分,平铺在盐渍池里,每百斤辣椒配一定比例的食盐层层腌制,盐水降到池底后再抽上来,保证窖池温度在1℃以下,就可以将鲜椒存放两三年时间。”蔡子亮十分专业地介绍盐渍椒的加工工艺。

  任何创新都绝非易事,鲜椒贮存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起初,蔡子亮摸索着存了一大缸辣椒:一层辣椒一层盐地腌起来,顶上压块大石头,再用泥土封缸。6个月后,他请来四川辣椒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一同开缸,盐渍椒的鲜嫩程度出人意料,客户对蔡子亮的土办法赞不绝口。

  腌一缸容易,腌一池就难了。2013年,德源农业建了第一口盐渍池。由于池体以砖建成,盐水外渗,效果并不理想。“辣椒和盐的比例也要不断试验,盐量太少无法保鲜,太多又会超标。”蔡子亮说。

  次年,德源农业又用钢筋水泥建了新池,椒盐比例也慢慢调试到理想值,盐渍椒的保鲜效果一下子提升上来。到了第三年,德源农业的盐渍椒就已供不应求。困扰辣椒产业的贮存难题,正式被蔡子亮攻克。

  “德源农业建了42口盐渍池,可盐渍鲜椒3万吨。”蔡子亮告诉记者,修建一口窖池的成本约为20多万元,但盐渍椒的价格是鲜椒的2.5倍。更重要的是,德源农业可以按更高的价格,更稳定地收购农民的鲜椒,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方式转变了:一株苗解决了辣椒冻害难题

  蔡子亮之所以能攻克鲜椒贮存难题,与甘肃金昌一带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10月,辣椒收获时正是金昌降温季,低温保证了盐渍椒的贮存效果。

  天气往往不能尽遂人意。金昌无霜期约135天,如果收获不及时,鲜椒很有可能被秋季降温冻坏;而如果早播种,就可能遭受倒春寒冻害,像今年五一期间蔡子亮所担心的事一样。

  “点籽种植一般在4月中上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一头一尾很容易遭受冻害。而直接种苗,从育苗棚移栽到地里的时间可以推迟到5月上旬,收获能提前到8月下旬。”蔡子亮告诉记者,通过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辣椒遭遇冻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在金昌市水源镇永宁村,德源农业的56座育苗温室连成一片,映衬在不远处雄壮的祁连山下。在墙体厚达12米的温室里,蔡子亮随手拿起一盘98穴、每穴双株的穴盘,郁郁葱葱的椒苗已经适种。通过防风降温和适当控水,再经过10天的炼苗过程,椒苗移栽定植后可以迅速适应祁连山下的低温和大风环境。

  在德源农业,移栽的辣椒只有60公分高,比籽粒直播的植株矮了10公分,却可以多坐10个左右的果,而且能100%成熟。“成熟的红椒受了冻害也还可以食用,没熟的绿椒一冻就没用了。”蔡子亮介绍说,籽粒直播植株一般有1/3左右的果无法成熟,每年受冻害的影响非常大。

  “以前,农民习惯自留种,靠密植提高产量,一亩地里要种8000株,产量反而上不去;现在直接移栽种苗,一亩地只播5000株苗,种植密度合理,产量大大提高。”蔡子亮说。

  解决了冻害问题,形成了成熟的栽培技术,辣椒种植的风险降低,产量稳定。再加上德源农业的订单和收储保证,农民种辣椒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金昌的光温水土条件十分适宜玉米制种,多年来,当地农民习惯种植制种玉米。43岁的杜胜利是金昌市水源镇胜利村村民,也是德源农业的辣椒盐渍工人,他告诉记者:“玉米制种亩均收入大约2400元,而种辣椒每亩收入在3500元到4000元之间。”

  2014年,德源农业流转了3000亩土地,建起了红辣椒种植基地;组建了永昌县德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水源镇及周边9个乡镇椒农种植2.5万亩,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