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镇原:苹果产业开启群众“致富门”
“这几年我靠着发展苹果买了个三轮农用车,修了一院地方,还买了个三轮摩托。我看去年苹果价钱好,所以今年又栽了2亩。”苹果种植给镇原县平泉镇果农秦德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老秦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我打算利用闲暇时间充电学习,到县果业部门学些管理技术,做好来年果园管理工作。”
“这几年,我们全村一共发展新老果园2346亩,户均3亩多。200多亩老园子亩均收入超过8000块钱,群众的积极性给带动起来了。”平泉镇秦铺村村主任秦浩鹏说道。
近年来,镇原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点带面,栽管并重,加快繁育良种基地,建立优质苹果基地,落实标准化生产措施,积极培育营销市场,增强贮藏加工能力,苹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2015年,全县共完成郁闭园改造4000亩,在上肖、屯字两乡镇确定了核心示范户,完成示范改造100亩。推广以间伐为主的改形修剪技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留足行间1.0m宽的作业带,留果量稳定在1.2-1.5万个/亩,实现亩产2500-3000kg。
同时,镇原县把苹果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在抓好重点乡村苹果产业的基础上,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县上积极完善服务体系,拓展营销市场,以县级果业协会为依托,逐步形成了乡有果树站、村有果业合作社、组有技术服务队的组织服务体系,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指导。全县共有果农合作组织21个,成员1500人,县乡专业技术人员100人,县聘农民果树技术员80名,乡村级技术队员500名。
目前,全县苹果累计种植面积为15.2万亩,其中挂果6.2万亩,产量7100万公斤,实现产值2.8亿元,纯收入1.82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380元。(镇原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