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商填补时差随时都是销售旺季
由于农业信息的不对等,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存在时差,如果不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很有可能遭受“种出来却卖不出去”的困境。2015年,水果行业整体供过于求,西瓜、香蕉、苹果等价格持续下滑,几乎全行业都蒙上“价廉滞销”的阴霾。
?在这种环境里,付小康开始他从事农业电商的道路,最开始抱着“边走边看”的态度,而现在他告诉我们,他要注册一个贸易公司,将农产品交易做大做强。短短的一年时间,是什么让付小康的想法出现大逆转,这一切要从他加入中国惠农网说起。
在刚开始注册会员时,付小康对后台操作不熟练,工作人员在得知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付小康说到,“中国惠农网的工作人员都特别的用心,无论什么时候反映情况,他们都热情的解答,虽然我们是客户关系,但更像是很多年的朋友。”
?做农业电商还要看效果,付小康时时关注,发现在中国惠农网上投的广告效果最佳,在两个广告期间成交了几笔订单。柚子、猕猴桃和冬枣是当下热销水果,也是当前店铺中卖的最好的品种,共成交了二十多笔,虽然每次的金额不大,但加强了他网上销售的信心。
?在网上做交易,客户最怕的是货不对板,而付小康表示,他是要做出有口碑,够实力的商家,所有的货源都是亲自去基地挑选,品质不好的坚决剔除。除了品质外,付小康在物流、服务等各方面都为客户考虑。有一次晚上11点货到了长沙红星市场,因为物流公司在此地无物流点,而客户也不方便,就拖熟人在市场找店铺存放,并自掏腰包付了存放费。第二天,客户收到货后给了好评,这让付小康十分高兴。在他看来,得到客户的信任和认可,这钱花的值!
2015年,中国惠农网开展第二届农业电商评选活动,付小康在收到通知后立刻加入。当前,第二届农业电商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付小康积极的在微博、微信中推广店铺、产品,加大宣传力度,而以往的客户也自发为他投票,让他稳稳地排在前列,期待能评上人气电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