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菜价普涨四成!多种蔬菜10元/斤
近日伴随“二师兄”一起飞起来的还有菜价。春节过后本应逐步下降的菜价今年却保持一定幅度上涨。
据悉在广州春节后以本地菜心等为代表的不少叶菜类已经从春节期间的20元(单位为500克下同)左右回落至10元但瓜豆类蔬菜清明节前再次回涨。市场蔬菜总体价格依然偏高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四成左右。此外葱蒜等近日可谓“涨势撩人”同比上浮3元左右。
记者走访
青豆角贵的卖到12元
买蒜头大的一个两块
“冬瓜实在太贵了差不多5元一斤了去年也才2元一斤……”家住广州天河区石牌肉菜市场附近的王阿姨向记者讲述道偏爱用冬瓜煲排骨汤的她以往每次都要买两斤现在通常只会买一斤。
昨日广州城区多个菜市场的档主向记者表示相比于春节期间一路领涨的干水菜心等叶菜类已经有小幅回落而言瓜果类价格虽在春节后曾小幅回落但清明节前再次回涨。
广州市天河区某超市市民在挑选蔬菜。图/新快报记者毕志毅
其中青皮冬瓜、白豆角、茄瓜、苦瓜等不少瓜果类可谓是涨涨不休部分菜市场批发价直逼去年的零售价。
“去年青皮冬瓜批发价格是1.8元-2元现在拿货价都要5元-5.5元而去年青皮冬瓜的零售价才是5元-6元。”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农产品市场的档主刘先生告诉记者青皮冬瓜今年的拿货价与去年的零售价可谓是不分上下。
傍晚正在越秀区东川新街市购买白豆角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市场中的白豆角卖到10元而青豆角是10-12元。
“白豆角、茄瓜、苦瓜等瓜果每斤差不多要比去年贵2元左右像冬瓜、白豆角这样身价翻一番的也不足为奇。”宝华生鲜街市的多个档主向记者介绍。
最近和“二师兄”一样吸引各路眼球的还有大蒜甚至让不少街坊惊呼“蒜你狠”沉寂六七年之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昨日记者走访城区多个菜市场发现大蒜多在10元以上。
档主直言
批发价涨得太厉害
上等品大家拿货反而很谨慎
不同市场的多个档主都向记者表示今年蔬菜价格整体相比于去年上涨了40%左右。
广东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4月6日发布的《一季度广东省主要农产品价格分析与展望》也显示一季度全省蔬菜平均零售价为4.6元同比大涨39.12%。
蔬菜价钱上涨也让不少蔬菜档主有些无奈。
已在东川新街市经营蔬菜档15年的王婆婆告诉记者西红柿今年拿货价已经上升至5元售价最近几天一直是6元。“不敢提价价钱一高买的人自然就少。一般都是进价加上运输、档口费之后稍微加上几角钱。”
档主们除了拿货前会反复权衡价格不太干脆外不少档主也直言能拿到货已属不易。
“去年个头太小的西红柿一般从大棚采摘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掉了更别说进入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交易了。今年有这种货拿我就知足啦。”前来江南果菜批发每斤一元西红柿的档主文先生讲道。
“今年是历年菜价最高的一年。”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从事了十多年蔬菜贩运生意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山东不少种植大葱的农户都愁销路烂在地里的大葱不在少数。现在但凡有山东大葱都照收不误反倒还绞尽脑汁从福建、江西等地拉货。”
专家分析
大范围极端天气是主凶
目前青黄不接还得继续吃贵菜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表示自去年冬季以来的多重不利天气叠加导致蔬菜整体产量跟不上。“去年大范围的极端天气、今年2月份的倒春寒以及4月份的暴雨天气使得菜价同比涨幅近四成且久居高位。”
广州市发改委4月11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也证实大范围极端天气导致蔬菜减产。据悉春节前后的连续寒潮天气影响了全国范围的蔬菜生产导致部分大路菜如大白菜、冬瓜等品种价格卖出历史高价。
海南大批的冬瓜苗株未能挺过寒潮寒潮后的补种生长情况也不理想亩产普遍下降超过20%导致部分时间冬瓜的产地收购价格最高达3.5元。
此外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去年极寒天气来临前的暖冬导致不少供货商贱卖出货致使后期遇上极端严寒天气供应链条显得越发紧张这也进一步加剧蔬菜市场供应的严峻形势。
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导致部分品种供应减少。“以冬瓜为例去年冬瓜价格偏低本省清远、英德、台山等冬瓜主产区菜农改种其他品种导致本省冬瓜产量大幅减少只能依靠海南、云南等地供应”陈日远指出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上升。
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当前正处于云南、海南等外地供应菜减少而本地菜又未上市的青黄不接时期。
省钱妙招
招数1坐等打折
每天晚上8时左右华润万家天河公园店就有不少打折菜出售。住在附近邮通住宅小区的刘奶奶告诉记者叶菜类优惠幅度最大不少是价格腰斩。
据悉城区大型商超都会将每日蔬菜尽量出清尤其是不易存放过夜的叶菜类。“每晚7时30分许都会将蔬菜贴打折标签出售。只要及时有效储存的话不仅不会影响食用还节省一笔开销。”百佳超市金田分店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招数2顺道买菜
记者昨日傍晚到达荔湾区东川新街市光扬分场发现不少附近上班族选择工作结束后到菜市场中采购蔬菜带回来。
家住在天河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菜场中的青瓜多是2.5元菜心4.5元相比于家附近的石牌肉菜市场要便宜一半左右。
菜市场的不少档主也向记者证实这种理性比价、顺道购买的街坊的确不少。
“市场附近多是布匹、服装等批发市场人流量大不少店主白天在这边上班晚上都要回到越秀或者天河等区。不少人都是在这边买菜从菜市场另一头坐公交回去的。尤其是最近类似于这种顺道买菜的街坊多了15%左右。”有档主说。
菜市场的管理人员也表示建议工作地与居住地分开的市民不妨多留意一下工作地周边或者工作至回家的沿路是否经过相对比较廉价的菜市场顺道买菜可谓一举两得。(吴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