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蔬菜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三晴两雨的春播季节,在重庆市纳雍县雍发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勺窝乡法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塘坎基地里,三五成群的当地群众正在忙着种植西兰花、辣椒、甘蓝等蔬菜。他们有的打坑,有的丢苗,有的培土,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颜芝家有3亩地,全部流转给公司,每亩600元流转30年。她和村里几位妇女一起,每天就在基地上打工,工资70元。对于这份工作,颜芝和同伴们都很满意。她说,以前自己种土地,买种子买肥料除草打药都很麻烦,现在什么心都不用操,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而且收入比以前多还比以前稳定。
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周健告诉记者,全村有土地4800亩,目前成片的上好土地已流转给雍发公司。群众在基地种蔬菜,平时有50个人,忙时有100多个。公司每个月都要组织农技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大家也把在栽种和收割中学会的技术用于自己的生产,示范效应得到很好的推广,为打造现代科技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园区带动一般农户658户、贫困户390户参与发展。
雍发农业综合开发公司隶属贵州穿青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胡小会介绍,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以发展现代科技高效农业为主,着力建设纳雍县现代科技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该园区面积18.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5万亩,核心区2000亩主要位于勺窝乡五一村。园区内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竹荪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小区、农产品加工厂、产品质量检测站等。园区2014年被评为贵州省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全国蔬菜标准园。公司创建了高山原生态有机蔬菜供应平台,注册了“穿青人”商标,其产品已纳入当地公共农产品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
在另一片几百亩的基地里,用竹子搭建的蔬菜架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西红柿、丝瓜、四季豆等蔬菜。地里,分片标注的标签规范整齐插放,颜色各异,格外醒目。一个个旋转着的喷头不停地将细雨般的水喷洒在蔬菜上,簌簌作响,整个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情景。
胡小会告诉记者,按照规范化种植,1亩辣椒可以生产鲜椒(红)6000至7000斤,每斤批发价1.7元,7月份就可以上市。“我们是不愁销路的。现在纳雍九间房餐饮酒店已经给我们订购了4000斤鲜椒、2000斤干辣椒。阳长镇的一个农贸市场一个周就需要2吨,其它的小酒店小市场每天都要几百斤不等。”她自豪地说,每亩地的年产值均超过1万元,远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强。
胡小会介绍,公司目前已与周边省市各大农业基地签订了农产品供销协议,对基地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以保证所生产的农产品100%符合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公司将原材料通过分级加工包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网上订货下单,全国物流配送,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中高端用户、高档住宅小区,与全国多个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销售合同。
在基地的另一边,是一排气派壮观的智能温室大棚。胡小会告诉记者,这个大棚主要是用于育苗和立体种植竹荪的。大棚共有20个,一亩地1个。胡小会说,因为政府的帮扶力度较大,公司很有信心。园区现已被评为全国蔬菜标准园、省扶贫办帮扶农业园区、贵州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毕节市科技示范园。下一步,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将园区建设为从科研示范、生产推广、教育培训、产品加工、综合物流到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将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更多群众的就近就业。(刘燎刘靖林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