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丰产却卖不出去一个屯就压300万斤
有果农2角钱一斤卖给果汁厂
前些日子,辽宁省普兰店的果农徐庆海看着家里成堆的苹果直上火,从去年苹果采收后到现在,他家两万多斤国光苹果始终没找到销路。昨天,徐庆海告诉记者,他心一横,把苹果赔钱卖给了果汁厂。记者了解到,去年秋季,本市苹果丰产,但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却没给果农带来好收入,一些果农反而搭上了一年的血汗钱。据调查,国际、国内消费市场萎靡,导致苹果供大于求,像徐庆海所在的屯,目前仍有300万斤苹果压在果农手中。
果农:300万斤苹果愁销路
“看着那么多苹果堆在那卖不动,真上火啊。”徐庆海所在的普兰店同益乡和平村姜沟屯以种苹果为主,其主要品种是国光,也有少量寒富、乔纳金等。“可以说,我们大多数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苹果。”徐庆海说,去年秋天,苹果大丰收,仅他的果园产量就增加了三分之一。“本指望把这些苹果卖上个好价钱,这一年也没白辛苦。”没承想,老徐的这个想法最终落空了,到今年3月初,他们家还有两万多斤没卖出去。他所在的屯则有近300万斤苹果滞销。
昨天,徐庆海告诉记者,他把大部分苹果卖给了果汁厂,2角钱一斤的价格卖得他直“肉疼”,“春节前,国光还能卖7角钱一斤呢,这个价格至少保证不赔钱。”徐庆海说,苹果卖给果汁厂之后一算账,赔了一万多元钱。“这一年的汗白出了不要紧,农药、化肥那些成本也都搭进去了。”徐庆海说,他们屯有的果农收成在七八万斤,损失更大。果农无奈之下通过民意网等平台求助,希望能卖掉滞销的苹果。
原因:苹果丰收,外销不畅
徐庆海种了30多年苹果,第一次遭遇销售“滑铁卢”。“像今年行情这么差的情况实在少见。”徐庆海说,以前每年都会有商户来村里拉苹果出去卖,国光大部分都出口了,还有一部分卖给果汁厂,不管卖的价格如何,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上万斤苹果在家里堆成山。“去年秋天到现在,商户上门来拉苹果的少之又少,出口出不去,内销又销不动。”徐庆海说,这下子果农是让行情给伤着了。
记者昨日从农委了解到,去年,不仅大连一地,全国苹果都大丰收,山东、陕西等苹果产地也同样遇到苹果滞销难题。今年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苹果终端市场销售持续乏力、价格下滑的态势。“另外,自去年秋冬季以来,各地苹果经销商到产地收货的积极性不高。”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主要是在2014年苹果的产地收购价格非常高,造成一些收购商囤了些高价果没出手,间接削弱了去年市场的收购力量。
建议
农业部门建议果农:
●应运用新技术来提高苹果的品质,这样在销售时才容易抢得先机。
●遭遇滞销时,库存苹果一定要尽早销售,不要扛价惜售。
●积极寻求当地水果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帮助,更要借助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寻找市场销路。(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