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苹果种植业尝试循环经济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传统的第一产业苹果种植近年来开始了自己“循环经济”的尝试。他们将苹果的废弃枝条制成有机肥料再回归田间达到了“吃干榨净零排放”的效果。
现场——“吃”进废枝条“吐”出有机肥
3月10日上午在栖霞市蛇窝泊镇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位工人小心操作打开了几个白色的高压罐浓郁的香气很快充满了整个屋子。
“我们先把原材料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然后装入特制的容器内放进全密封的高压罐在127℃的高温下进行连续6个小时的灭菌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公司董事长王成刚指着罐里的暗红色颗粒介绍。
这些初加工品随后将转入由冷库改造的养菌车间注射进5个菌种共计80多种单一的菌群在50度的恒温下连续发酵21天最终形成成品肥料。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有机肥的原材料却是在栖霞最普通常见的东西——苹果枝条。
作为“中国苹果之都”栖霞苹果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而到初春都是苹果树修剪的季节农村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几乎都会堆满这些枝条。
长久以来除了偶尔用作烧火做饭之外苹果枝条大都被当“废物”存放。直到王成刚成为“吃螃蟹者”。
“出差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地方用棉花籽作原料可以生产出有机肥;我马上想到了家乡的废弃的苹果枝条要是能充分利用起来应该潜力很大。”王成刚说。
2009年他的公司开始在冷库内上了试验室专门研究苹果枝条发酵。几年来他先后到多地进行学习考察。又邀请了农科专家上门帮助进行菌种研究。最终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苹果枝条生物质有机肥也应运而生该技术已通过了省科技厅认证获得了国家专利添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在该公司的原料场已经存放了近2万吨苹果枝条如果全部达产的话一年可以消化5万吨。
态度——
果农欢迎政府也鼓励
3月10日当天驾驶农用车来到旭瑞公司送苹果枝条的果农络绎不绝记者统计了一下半天内约有20人。
从邻镇唐家泊赶来的果农栾江就是其中之一他此次送来了1125公斤苹果枝条累计已经运送了5000公斤左右。
果农们的态度为何如此积极?蛇窝泊镇榆林子村党支书冯秀阳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种植苹果需要施用有机肥目前在市场上一般有机肥的价格为3000元每吨左右;而按照枝条加工有机肥的模式每3吨枝条就可以兑换1吨苹果有机肥花费只需要600元每吨的加工费。因为苹果枝条对果农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因此同样的一吨有机肥使用枝条加工模式每吨可节省2000多元。”
对果农而言苹果种植的主要成本来自于肥料跟套袋按照每亩地1吨有机肥的标准5亩地就可以节省1万元左右的成本吸引力十足。“并且有的果农做过实际比较苹果枝条加工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果树吸收也快使用效果并不比传统有机肥差因此在果农中的口碑也慢慢传开。”冯秀阳说。
据他统计榆林子村300多户果农当中有200多户目前都采用了枝条加工有机肥的模式。
不仅果农们对苹果枝条加工有机肥的态度热情当地政府对此也表示鼓励。据了解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农村环境整治是重要一部分而苹果枝条长期堆放形成草木堆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容易引发火灾。
“以前由于无法合理利用苹果枝条我们动员做清理工作时群众有难处也不太理解;但现在有了加工有机肥的渠道群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这也有利于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也在果农中积极宣传这一新技术。”蛇窝泊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前景——
或推动土壤治理影响深远
近来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苹果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去年以来苹果收购价长期在低位徘徊。
“这个情况的出现有市场大环境的因素也有产品品质方面的影响。”王成刚认为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市场整体价格低迷但高品质的苹果价格依然坚挺并且销售稳定。
而土壤则是影响苹果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之前化肥的使用率偏高从而导致果园出现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有机肥的施用比例。”王成刚说。
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专家的认同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苹果枝条有机肥可以把有机质转化成果树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并且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使土壤得到软化。
“从短期来看枝条加工有机肥可以为果农节省每吨2000元的成本;但如果通过有机肥推动土壤治理提高苹果的品质带动价格提升这对100万亩栖霞苹果而言将又是另外一个数量级的效益。”王成刚说。
栖霞市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土壤治理这一问题放在栖霞市苹果改造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具意义这些举措有可能成为栖霞苹果在未来市场上竞争的新优势。”(吴洪斌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