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林市食用菌产业为农民铺就“金光大道”
眼下已进入食用菌菌包的生产期记者在海林市二道镇库伦比拉河优质木耳产业带看到一栋栋标准化菌棚整齐地坐落在库伦比拉河岸一个个菌包生产间白雾袅袅到处是菌农们紧张忙碌的身影。
二道镇库伦比拉河优质木耳产业带如火如荼的生产场面折射出当下海林市食用菌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海林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为农民创业致富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引导农民通过食用菌实现创业、致富海林市在基地建设、创新技术等方面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对菌农生产用地等方面实行优先审批费用减收用水、用电费用按居民生活标准收取。对发展食用菌生产的贫困户为其赊购菌种和原料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优先贷款。对从事食用菌营销的经纪人实行卡式管理持卡者可免收、减收或缓收税费。通过这些有效措施鼓舞了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对示范村、示范屯、示范户进行科技承包跟踪服务强化专业服务等措施使之真正起到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目前该市建成亿袋乡镇6个、千万袋村45个、年生产能力300万袋以上的菌包厂40个、20万袋以上规模效益型大户210户、从业农民2万余户。
同时海林市按照打造“全国食用菌强市”的战略目标和“生产工厂化、菌类多元化、加工精深化、贸易国际化、市场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菌业发展优势积极扶持培育食用菌产业龙头以工业化思维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海林市已培育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菌业加工企业40个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产业化食用菌龙头企业和1个猴头菇精深加工加工企业拉动8万人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创业就业。同时该市还加强产业园建设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重点打造了海林食用菌产业园、海林市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以及301国道沿线食用菌产业示范带等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助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该市已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175个。
为充分发挥科学试验、科技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引领海林菌业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该市还在海林市食用菌产业园内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引入试验和示范工作。示范小区内主要的菌类有双孢菇3栋、滑菇4栋、吊袋黑木耳7栋(新品种对比试验)、秀珍菇2栋、平菇2栋、香菇1栋各菌类生产总量达到20万袋预计可实现产值60万元纯收入预计可实现30万元。此外为加快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制定了海林市吊袋黑木耳技术推广方案围绕各镇、村的技术需求聘请了吊袋黑木耳技术专家徐连堂巡回到各镇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海林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创业明星越来越多了。据了解
2015年海林市各菌类干品产量达到8.5万吨产值实现51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增收实现1.2万元。今年全市食用菌产业按照稳定总量、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食用菌生产总量将稳定在17亿袋(盘)计划在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新建2个棚室基地总量达到300栋的猴头菇标准化小区和日生产能力12万袋的大型标准化菌包厂。(牡丹江市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