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对进口水果设限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印尼政府对进口水果设置新的配额制度以来,不仅进口柑橘业等首当其冲,印尼进口商们也不得不试图提前数月预测天气,并以不断开设新公司的“非常规手段”来增加水果进口量。

  印尼水果和蔬菜出口商和进口商协会(Asesinado)亨德拉尤沃诺(HendraJunwono)在对话中国水果门户时表示,由于配额制度规定了固定的进口数量、品种和生产国,导致进口商无法灵活购买不同产地的产品,使得进口非常困难,进口数量大幅降低。“他们试图给你太多确定性,这就是问题所在。”

  每半年一更新的配额制度,也意味着印尼进口商必须在销售季开始前的七八个月就为当季做好打算。“试图提前8个月预测全球的天气系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对印尼本身也是一场败仗。”尤沃诺表示。

  虽然印尼政府设置配额是为了促进本土生产,但尤沃诺表示,这一政策既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导致消费者购买的食品更加昂贵。

  “当地农民没有得到政府适当的支持,因此也没有足够数量的产品可以替代这一政策带来的缺口。真正吃亏的反而是印尼消费者-现在他们要用双倍的价格才能买到同样的产品。”

  尤沃诺举例称,在俄罗斯对欧盟颁布农产品进口禁令后,印尼本能吸收一些欧洲的库存苹果,但欧洲苹果却未提前取得配额。“八个月前你不会知道会发生这种事,你就不会有欧洲的苹果进口配额,所以现在怎么进口呢?”

  他认为,印尼的进口水果需求依然强劲,问题就在于配额的限制导致进口数量有限。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进口商也想方设法找到绕开这一限制的方法——不断开设新公司。“因此最后,印尼政府其实没有达到限制数量的目的,他们只是逼得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和价格罢了。”

  但这种做法合法吗?

  他对此表示:“这当然是合法的。谁能阻止你成立一个公司呢?如果他们愿意,一个人可以拥有200家公司。”

  据悉,印度配额制度影响最大的水果品类是进口柑橘,包括脐橙、瓦伦西亚橙和桔子等。而这不仅是有关限制配额,印尼方面也对进口时间实施了特定的时间范围。

  “比如像瓦伦西亚橙和脐橙只能在二月和三月,然后九月和十月进口,所以一年一共只有四个月能进口;桔子则只能从一月进口至四月,再从九月到十月。”他说。澳大利亚和南非是因此受影响最严重的出口国家。

  他认为,最终受到影响的除了进口商,还有印尼的出口商。

  “我们正在失去很多出口的机会,因为我们限制了进口商可以选择进口的国家-换句话说,这也限制了企业家网络的形成和扩大。”(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