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金灶镇成功探索反季节特色水果种植

  图为潮阳金灶桑葚。方淦明摄

  时下正是寒冬时节,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山区却是漫山遍野一派丰收的景象,橄榄、油甘、青枣等特色水果果实挂满枝头。近年来,针对市场需求,金灶镇群众开拓思路,启发智慧,独辟蹊径种植反季节桑葚、油甘等特色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探索出一条高效益、独具金灶特色的丰收之路,也让消费者在寒冬也能品尝到金灶出产的新鲜夏令水果。

  走在金灶镇外美村的山路旁,整片的桑树映入眼帘,成串的桑葚爬满枝条,为了防止鸟类啄食,农民还在果园上方罩上一张张格网。果农宋金冰带着妻儿背着篓筐,一早便在自家的果园忙着采摘熟了的桑葚。“往年的桑葚一般都在清明节前后集中采摘,花一个多月时间就要把果实完成收成,现在采摘果实的时间延长了近半年,从去年国庆节就开始采果了。”宋金冰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每天早上6时多就上山采摘,一直忙到中午,大概每天能采果200多市斤。

  金灶镇副镇长黄武强告诉记者,桑葚一般是每年清明前后成熟采摘,近几年来,果农尝试反季节种植方式,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把部分桑树尚未脱落的叶芽全部抹掉,让它们提前进入“休眠期”,随后提早“苏醒”发芽开花挂果。这样一来,桑树“早睡早起”,桑葚分批上市,减少农民在劳力、销售方面的压力,也降低集中上市潜伏的市场风险。

  正因为物以稀为贵,反季节的桑葚价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是正常时间上市的两三倍。黄武强说,行情最好时,一市斤桑葚的收购价曾高达20元。如今,金灶的果桑从生产、包装、加工、物流、销售已经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年创产值达1亿元。

  金灶农民尝到了种植反季节桑葚赚取价格差的甜头,把反季节技术应用到更多的水果种植领域。除了让桑葚提前挂果外,他们还利用嫁接技术,让油甘推后上市时间,让消费者在春节前后,还能品尝到甘甜可口的潮汕特色水果。不少外地果农纷纷来电咨询取经,效仿“金灶特色”种植方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金灶镇委、镇政府重视良种良法的示范及推广应用,注重水果产业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高特色水果的知名度。为增强发展后劲,金灶镇还规划建设小北山生态农业服务园区,申报列入潮阳区“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计划整合利用地方特色水果资源和旅游资源,建设集发展生态农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服务园区。同时,与汕头市农业局合作,2012至2017年计划投资1200多万元,在该镇观音农场规划建设潮汕名果品种资源园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服务园区,发展集观光娱乐、鲜果采摘、果树培育、水果加工、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刘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