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平县桂山街道千亩秋冬蔬菜助山苏群众脱贫增收
近两年来,玉溪市新平县桂山街道坚持产业富民取向,在稳定烤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山苏群众,在太平社区丁苴、得勒箐片区发展秋冬蔬菜种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开辟了彝族山苏群众增收新渠道。
据了解,太平社区丁苴、得勒箐片区辖5个小组,属彝族山苏聚集片区。该片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科技意识不高,耕作粗放,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渠道狭窄。桂山街道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培植以蔬菜为主的农民增收产业,不断摸索和找寻产量高、虫害少的蔬菜品种,菜豌豆品种从刚开始的新西兰调整为更加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长寿豆。同时,引导山苏群众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甘蓝、青笋、紫甘薯、青花等秋冬蔬菜,截至目前,丁苴、得勒箐片区已种植600亩豌豆、300亩青花、80亩甘蓝,蔬菜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从上得勒箐小组的田野上放眼望去,一颗颗菜豌豆长势喜人,豆角花迎风摇曳,豌豆角颗粒饱满。普光龙是山苏寨子上得勒箐小组的种田能手,今年他家种植的豌豆喜获丰收,光种植豌豆一项就收入两万余元。种得一手好菜的他,自丁得片区开始种植秋冬蔬菜就义务担起了技术员的职务,一干就是两年。
两年来,普光龙不仅见证了这片田地的秋冬“绿色蜕变”,更深深感受到山苏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的转变,他说:“前几年都没(人)栽豌豆,青花,这两年在这里,政府支持的好,发展栽这些,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大家相信栽这个得吃,也就(跟着)做了。”
家住上得勒箐小组的山苏群众邱文军,原本在外打工,看到乡亲们从秋冬蔬菜中得益,便回家种植豌豆,今年家里的豌豆喜获丰收,他说明年还要接着种植。(新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