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收入并未增加
今年春节期间,上肉菜市场的广东潮汕市民大抵都有这么一个感受:蔬菜的价格都“涨上天”了!羊城晚报记者16日走访了潮汕地区部分菜市场发现,眼下市面上蔬菜供应充足,价格也已有所回落,绝大部分菜价较春节期间普遍降了一半以上,菜农和菜贩们预计,若接下来不遭遇特殊天气,菜价总体将趋于平稳。
菜贩:首遇菜价如此高
16日上午,记者在汕头市龙湖区欧汀综合市场蔬菜批发区走访时发现,各批发摊档的蔬菜种类繁多,前来进货商贩也络绎不绝。当天春菜和芥蓝的批发价均为5元/斤,香菜和生菜的批发价则在8元/斤左右,而此前较贵的荷兰豆批发价仍要15元/斤。
“芥蓝和春菜降幅最大,春节期间的进货价要15元/斤以上。”蔬菜批发商林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潮汕地区出现严寒天气,很多蔬菜都被冻死,没被冻死的菜则长势极慢,本地蔬菜供应不上,加之外地蔬菜供应也变少,所以市场上蔬菜供应量较少、品种也较为单一,价格也相应攀升。“卖了这么多年菜真的还没遇到过这么高价的!”
菜农:收入并没有增多
菜价“涨声一片”,是不是意味着菜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了呢?在欧汀综合市场蔬菜批发区卖菜的多位菜农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蔬菜批发行情好,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一定会大幅提升,因为他们的田里并没有“储存”大量待售的蔬菜。
其中,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菜农谢伯告诉记者,以春菜为例,春菜的生长期大约50天,受节前寒潮天气影响,生长期拖过了半个月,产量也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像番薯叶,大多在寒潮天气时被冻死,收成无几。
而且批发给菜贩子的蔬菜价格并不高,但到了市场上,售价却几乎翻了一倍甚至更多。
对此,菜农谢伯认为,目前市面上的蔬菜供应已是相当充足,按照当前天气日渐变暖的趋势以及市场行情来看,潮汕地区的菜价预计元宵节后就会真正回落到春节以前的水平。(赵映光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