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两家农贸市场可“嘀”卡买菜

  “菜篮子”农贸市场,如今也变成了支付机构争抢之地。最近,广东东莞建行联合东城市场,推出首个“闪付e生活-菜篮宝”智慧菜市场项目,消费者今后在农贸市场可“嘀”卡买菜。

  而早在9月,东莞农行就在常平镇袁山贝综合市场推广闪付项目,市场内近6成档口安装了闪付设备,“嘀”卡买菜。相较于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微信、支付宝的“战场”,农贸市场推行闪付,市民接受度有多高?

  昨日,南都记者对两家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走访,发现尚处于推广阶段的“闪付”使用度并不高,档主用“100人当中有两三人用已经很不错”来形容。因为消费群体的差异性,“闪付”更需要档主的主动宣传,档主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东莞市东城市场百余商户安装POS机

  “闪付”即挥卡支付,消费时只需拿出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在印有闪付标记的终端设备上挥一下,“嘀”的一声,1秒内即可完成支付。

  这几天到东城市场买菜的东莞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小变化:几乎每一家档口都增加了一把“秤”,这把“秤”与POS机连接在一起,商品称重后,价钱最终显示在POS机上,市民确认金额无误之后,可以采取“嘀”卡买单,这就是“闪付”与农贸市场的结合。

  “免现金、避假钞、省找零、账务明”,这是东莞建行在推广“菜篮宝”项目所列出的好处。目前,东城市场140余户商户已安装POS机,所有设备均由建行提供。菜篮宝是广东建行推出的创新型民生金融服务项目,由广东省建行研发,现已经在全省多个城市落户,东城市场是菜篮宝走进东莞的第一个项目。菜篮宝拟在2-3年里逐步普及到市内主要的肉菜市场和大型卖场。东莞建行表示“嘀卡闪付,大势所趋”。

  东莞建行认为,嘀卡买单更深层次的好处在于,“在安装了菜篮宝的摊档上可以放心买菜。因为,如果肉菜产品有质量问题,根据交易记录可以迅速追踪责任摊档”。

  瞄准菜篮子的还有中国农业银行。今年9月,东莞农行在常平镇袁山贝综合市场推广“闪付”。这也是东莞首个推行闪付消费支付的农贸市场,市场内近6成档口安装了闪付的电子秤和支付终端。开业当天刷卡量达68笔,仅一上午就受理POS机申请12台,开出金融IC卡50多张。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投产试运行以来,闪付交易金额已超过6万元,交易额逐月增长,配套发行支持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1000余张,取得初步成效。

  买鱼都打折,优惠措施推广“闪付”

  其实,农贸市场闪付早在2013年就有银行推行,农行是其中的先行者。东莞农行方面分析,农贸市场顾客主要是周边村民和工业区人口,人群相对集中和固定,便于宣传推广,有利于后续配套发卡、圈存和教会顾客使用闪付;农贸市场交易笔数多且单笔交易金额小,契合闪付这种小额支付模式。

  为何以上两个市场率先成为试点?建行选中东城市场,因为这是市区较大型市场,周边小区多,整体消费交易量较大,消费人群也有一定水平,对于闪付的接受度更高。而东莞农行选择镇区的袁山贝综合市场,原因是恰逢市场新址搬迁,新市场起点档次较高,便于整体上线。

  在东莞的农贸市场,闪付处于初期推广阶段,因此农行和建行采取不同的方式吸引商户和消费者使用闪付,打折优惠成为普遍使用的办法。如2016年1月3日前,持建行IC借记卡在东城市场内嘀卡购物,逢周六、日更可享9折优惠,每卡每档每日最高优惠5元。活动期间,逢周末在市场内建行服务点可现场办卡,无需排队等候。

  “21元的鱼,打9折就是19元,刷卡直接刷19元,那么这2元怎么补回来?”昨日采访当中,不少档主提出疑问,担心流水不清楚导致档口损失,毕竟是小额经营。东莞建行回复表示,周六日打折,周一银行提数,金额当天直接返回到档主账户,档主可及时查询。

  闪付如今是银行对抗支付宝、微信,抢夺移动支付市场、导流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打造更多线下使用场景是必须的。东莞农行正在菜市场、停车场、学校食堂等场景试点推出部分闪付应用项目,全面发行支付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吸引客户。

  用卡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问题

  而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闪付是不用输密码嘀卡付款的(和公交车IC卡的原理一致)。为了账户资金安全,各银行的储蓄卡只允许对圈存后的资金进行小额闪付,未转入电子钱包的钱,不能嘀卡支付,电子钱包一般限额为1000元。这也意味一旦卡丢失,电子钱包中的余额就有可能被消费了。

  因此东莞建行提醒,电子钱包充值后,应妥善保管。如不慎遗失储蓄卡,应尽快到银行办理挂失。

  有账可查工厂采购爱用

  “买肉、菜的时候,找零钱麻烦,另外有时候零钱湿嗒嗒,放在口袋或者钱包中确实不方便和不干净,嘀卡可以解决这样的麻烦”。东莞市民肖女士向记者介绍,每次买菜总在100元以内,但是每一档买的数额不等,几元到数十元不等,如果方便掏现金就给现金,现金不够就嘀卡,“有时候忘记带现金就刷卡”。

  但家庭主妇并非嘀卡买菜的主力军,“账目明”才是农贸市场推广“闪付”最大的吸引力。“一些工厂采购,现金交易账目可能会出现不清,如果用卡,全部有流水,那么对于工厂财务而言就清楚很多。”袁山贝综合市场内一位档主介绍,使用闪付的更多是工厂大单采购,百元以内的都很少使用闪付。而在东城市场方面,“一些保姆买菜,业主现在就给一张卡,全部可以查,这样就不用担心账目问题了。”一位水果档主介绍。

  不过,不管是东城市场还是袁山贝市场,目前使用闪付消费者并不多,上述的水果档主表示,从建行推广至今,尚未有消费者选择闪付。而在农行推行近4个月的袁山贝市场,多家档主反馈,“100人当中有两三人用已经很不错”,闪付在农贸市场内尚不流行。“买菜的人很多都不知道可以用闪付,而且都是上了一定年龄,接受度仍不是很高,这个依靠档主向消费者推广。”在东城市场内,一位肉档档主介绍,肉、菜、鱼档相较于水果、干货等档口,消费者使用闪付的意愿更高,目前处于推广期,消费者需要习惯,档主也需要主动介绍闪付功能,“现在我的肉档一天大概刷200元到300元”。(广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