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贵量又少了菜农恨不得拔苗助长
博雅农庄新采摘的蔬菜正准备称重装车
寒潮来袭,昨天江苏省苏州市最低温降至了零下,地产蔬菜也就进入了一年中传统的低产、慢产期。这几天农贸市场内蔬菜价格较上月已有明显上升,但虞城蔬菜的供求大体还保持平衡,这其中除了受政府对菜篮子价格调控保供政策的积极影响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一大批蔬菜种植户在田间的忠实守望。辛勤耕作一年,他们的收益怎么样?记者昨天就此进行了采访。
眼看着收购价格上扬,恨不得“拔苗助长”
“这几天青菜、菠菜、草头这些绿叶类蔬菜的收购价格开始涨了。呶,青菜的收购价今天就是1块1。”昨天上午7点多,位于常熟董浜“常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博雅农庄蔬菜基地内,负责人余茂喜就已经在指挥着工人抓紧将地头成熟的蔬菜采摘打包。他告诉记者,随着气温降低,蔬菜的生长期相对延长,产量也进入了瓶颈期,但市场的收购价却也有规律地开始上扬,“上个月连续阴雨对我们蔬菜种植造成很大的影响,产量低还卖不起价钱。看着目前的行情,真是恨不得能‘拔苗助长’多挽回一点损失。”
说起一年来的种菜收益,管理着100多亩菜地的余茂喜坦言今年的收益比去年有增长。五年前才从外贸岗位转行成现代农夫的余茂喜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经验,以及种植的规模化和设施化,凭借当地政府对农户大棚网栽和节水灌溉设施的全力支持和南农大专家的帮扶,种了这几年蔬菜,自己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种菜赚钱最关键的在于抢抓时令和选对品种,比如像今年,给我带来高收益的分别是早春、初夏和眼下这三季,种植的分别是白花菜、黄瓜和青菜莴苣。”
下半年蔬菜产量减少,菜农收益参差不齐
常熟市发改委成本调查队近日做了2015年常熟市部分蔬菜成本收益调查。根据对常熟六户蔬菜农调户所种植的设施黄瓜、露地圆白菜、露地豆角等蔬菜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常熟蔬菜种植产量总体上增加,市场价格较好,菜农种植收益增加;但下半年受11月份连续降雨的影响,蔬菜总体产量大幅减少,品质有所下降,同时价格依据品质优劣呈两极分化的态势,量少且品质较好的价格上涨,量多品质较差的价格有所下降,菜农种植收益比上半年相对减少。
成本提高收益打折,渴望参与市场定价
余茂喜算了一笔账,尽管国家实行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燃油补贴等惠农政策,但今年雇佣劳动力的日工价又有上涨,导致了蔬菜种植人工成本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负担,抵消了种植收益。此外,由于菜农普遍处在蔬菜流通环节末端,在市场定价上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作为蔬菜种植大户,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设立蔬菜种植专项补贴,扩大菜农定价发言权,以提高蔬菜种植户积极性,保障菜农收益。
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常熟市部分蔬菜成本收益调查报告中,常熟市发改委成本调查队也指出,目前大部分农户蔬菜销售缺乏保障,收购价格决定权都在菜贩子手中,价格往往是菜贩子说了算,导致中间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较大,压缩了农户的收益空间。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蔬菜销售中介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蔬菜销售信息体系建设,形成规模经营,采取向超市直供或建立平价商店直销等方式,确保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