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打造碑记柑橘新增长极
成片碧绿的橘林中缀满金黄,一簇簇枝头挂满圆圆的果实,伴随“嚓嚓”的利剪声响,一个个装满椪柑的背篓很快钻出桔林,过秤装车、记账付款……
同往年一样,从金秋到初冬,雁江区碑记镇一直笼罩在收获的喜悦中,各村的橘林里人头攒动,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
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蜜柑销售刚接近尾声,果农们又迎来了椪柑的销售旺季。
从11月中旬开始,前来收购椪柑的车辆陆续抵达碑记镇,通村水泥路上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商贩与果农讨价还价的喧嚣,椪柑橘林中采摘队穿梭忙碌的景象,揭开了当地果农崭新的一天。
网络销售
果农与客商双赢
11月19日上午6点,来自成都的客商李刚一路风尘抵达碑记镇,马不停蹄地联系上丹桂村果农刘志镐前往果园。
“幸好在网上及时得到消息,现在正值椪柑的销售旺季,抓住这个销售先机,一斤卖一元以上没有问题。”李刚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到碑记镇收购柑橘。平时他都在网上关注碑记柑橘成熟情况,不久前,得知碑记镇椪柑糖分和尺寸达标,且品质口感非常好,就迅速前来收购。
和李刚一样,还有不少商贩也是通过网络了解碑记镇柑橘相关情况。
“我们的果农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销售成熟柑橘,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果农与客商双赢。”碑记镇柑橘协会会员穆建西说起网络销售平台很是激动。网络平台不仅是销售的快捷通道,更是农户与客商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碑记镇柑橘协会在网络上的销售平台,外地客商能精确了解到柑橘成熟的具体信息,选择最佳的收购时机。
科学管理
保质增收两不误
刘志镐是碑记镇丹桂村10组的椪柑种植大户。他的果园里,17亩果树整齐划一排列着,每棵果树之间相隔4至5米,走到果树近处随手拉起一根枝条,上面都结着七八个椪柑,椪柑树的主要枝桠都用竹竿支撑着。
在亲眼见到椪柑品质出众后,李刚爽快地以每斤8角8分的价格定下了6吨椪柑。敲定这个价格,刘志镐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刘志镐一边组织采摘队采摘,一边介绍,今年他在椪柑种植过程中都严格遵守碑记柑橘专业合作社宣传的“改过度密植为计划密植”、“改单一防治为综合防治”、“改自由购农资为组织配送农资”等“八改技术”,实行科学管理。
通过“密改稀”、施配方有机肥,刘志镐的椪柑亩产七八千斤,比去年增产两三千斤,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含糖量能达到9%,尺寸大多也能达标。而通过综合防治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椪柑的农药残留量。“仔细算下来,今年预计要比去年多赚9000多元呢!”刘志镐兴奋地说。
“在专业合作社的科学培训引导下,‘八改技术’有效推广,碑记柑橘不仅实现了增产,也逐步向绿色无公害水果迈进,促进了碑记柑橘品牌化经营。”佛乐柑橘专业合作社社长罗旭东介绍。
嫁接新品
四季都是销售期
保证了销路和产量,刘志镐开始寻找柑橘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他尝试科学引进新品种,如春见、不知火、晚红、爱媛38号等杂柑、血橙系列。“这些新品种填补了柑橘类销售的空白期,明年可初挂果,到时再根据市场反应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碑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德武告诉记者,在原有蜜柑、椪柑树的枝干上,通过科学嫁接这些新品种,来年的2月到6月都能成为碑记柑橘的上市期。四季都有碑记柑橘上市,分散柑橘的销售期,减缓销售压力,也能极大提高果农收益,特别是五六月份的晚红市价能高达8元一斤。
“今年,已经有1.3万人次接受培训,新品种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有望在明后两年得到大力推广种植。用‘网络+科学’打造碑记柑橘新增长极,将给碑记柑橘重新注入更强大的竞争力和更长远的生命力。”张德武表示。(蒲敏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