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柑橘采存销“三难”相连

  久雨初晴,11月26日一大早,浙江省龙游县模环乡姚西塘村的詹国军夫妇就到自家柑橘地里抢收橘子了。今年,詹国军家3亩多柑橘预计产量可以达到1650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产将近5000公斤,但夫妻俩却高兴不起来。

  “往年这个时候柑橘都采完了,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成熟的柑橘无法采摘,许多靠近地面的果子都出现了腐烂的现象。我今天看了下,这两丘田掉下来的柑橘就有500多公斤。”詹国军相告,去年,他将柑橘储存到年后,卖了个好价钱,但今年肯定不敢放,有合适价格就会尽早脱手。

  从11月上旬开始,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让我市不少正处于成熟期的柑橘面临采摘难、储藏难、收购难的尴尬境地。

  “其实今年是柑橘最好吃的一年,甜度高,一点都不酸,有些树上摘下来就可以吃了。而且从全国市场来看,中熟蜜橘今年是小年,减产很多,柑橘可以提早上市,对于椪柑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现在被这雨给下没了。”龙游金秋红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江宜直叹可惜。受天气影响,地里的柑橘无法采摘,收购来的柑橘又难以储藏,油斑病、青霉病的发病率达到了5%以上,朱江宜不得不将今年的柑橘收购量减少。“往年这个时候我已经收三四百万公斤,今年只收了200万公斤不到。我收购来的大部分是集装箱出口到东南亚市场,要一个月左右才到当地,怕腐烂,实在不敢多收。”朱江宜建议,农户自家采摘的要早点出手,年后肯定放不住的。

  为此,市农业局特产站专家陈建明建议橘农们,要抢晴天采摘,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采下后要及时通风。“在仓库里面做好通风降湿工作。套袋要适当推迟,要等水分挥发掉再套袋,一般是7至10天以后再套袋。”陈建明认为,雨后采摘的腐烂率会比较高,所以不建议长期储藏,合理安排时间销售,另外橘农今年使用的防腐保鲜剂浓度要提高一点。(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