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电商正火种植户抱团网上卖水果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落下帷幕。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培训班先后举办了农村经济管理、农作物园艺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三期培训,让来自全市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种植大户151名农民着实上了一堂丰富的课程。
从课堂专家讲解,到实地考察,再到具体项目对接,培训班让这151名农民从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又从中得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学习加固技术大棚不怕台风天了
近日,刚从泉州华洲水果批发市场送完哈密瓜回来,官桥泗溪村村民林建省来不及休息,又到大棚里采摘哈密瓜,准备给官桥的一家超市送货。
去年,林建省投入50多万元建了30个大棚种植哈密瓜,今年7月,哈密瓜迎来丰收,卖得也不错,可夏季台风却让他很是糟心:“吹坏了3个大棚,损失近3万元。”
9月,林建省参加了培训班,学习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课堂上,针对台风天大棚被吹倒等问题,厦门大学教授和农业专家传授了加固技术。“原以为大棚搭建很简单,听老师一讲才知道要讲究诀窍。”林建省说,参加培训回去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棚加固,明年就不担心台风天了。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不少种植的知识,做现代农业更有信心了,明年还想再多建100来个大棚,把规模做大。”林建省说,除了哈密瓜,他的农场里还种植了水蜜桃、火龙果、桃子等,“以后还要在农场增设农家菜,把这里打造成‘快乐农场’,让顾客自由采摘”。
以前农机有问题得请师傅现在小故障自己搞定
“下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农民不会修理简单的农机故障,在田间作业时,一有问题就得停下来等师傅修,耽搁了不少时间。”南安市成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学校校长傅辉耀说,为此,他们学校有针对性地在培训班上,安排了农机故障排除、农机使用维修保养两个课程。
“以前农机一有问题就得去修理,现在一些小故障自己都可以搞定,很方便。”家住省新镇的尤泽仁说,培训结束后,他还买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
“虽然价格是21万元,但各级惠农补贴就有8万元,我实际只花了13万元。”正是这台收割机,让他小赚了一笔。买来10多天,他用收割机给周边乡镇村民收割晚稻100多亩,收入2万多元。相比之下,今年收割春季稻谷时,他用着2009年买来的旧收割机,故障不断,扣除修理费,才收入近万元。
种植户抱团发展要建电商平台卖水果
“这次培训把南安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到了一起,为大家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南安市火龙家庭农场主林火龙说,因为参加培训,他认识到了很多有丰富经验的种植户。
林火龙是梅山人,种植火龙果3年了。如今,他的农场里有近50亩地种植着火龙果,销路很好,他还改良引进了澳洲柠檬、四季菠萝蜜等名优水果。
“要想把名优水果做大做强,就得让南安的水果种植户把心拧在一起,抱团发展。”林火龙说,怀着共同的愿望,他和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联系了各个乡镇的水果种植户,在11月初成立了南安市梅山名优水果种植协会,林火龙担任会长。
“在培训课上了解到,随着大家对电商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本地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居民家中,这对于我们抱团发展名优水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林火龙说,下一步,他们准备通过网络,把协会的水果推广出去,打造协会的电子商务平台。(何雪莲唐莉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