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高山蔬菜发展好群众致富不用愁
近年来,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凭借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海拔1700—1900米的5个村10000多亩土地发展延时蔬菜,填补市场空缺,实现助农增收致富,走上了一条高山蔬菜生产之路。
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位于汉源县城东部,距县城60公里,地处海拔在1700——3000米之间的高寒山区,冬春寒冷,夏秋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9.9℃降水量829.5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全镇耕地面积17289亩,以前只种一季农作物,以玉米、洋芋为主,群众收入较低。
如今,由于全面采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种植,生长在当地空气清新、水源优质、无环境污染的高山林区蔬菜品质特别好,品种繁多,价格比普通蔬菜看好,备受雅安本地和省内消费者青睐。该镇发展的意大利生菜、樱桃萝卜等精品蔬菜,还外销韩国、北京、上海等地。该镇靠着蔬菜种植,种植户户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群众纷纷修建了楼房,过上了好日子。
规模大品种多集中连片种植
“高山蔬菜种植集中在岩口、松坪、万盛、红花、三合5个村。三合村主要种植魔芋,红花村种植精品蔬菜(包括高山娃娃菜、无筋豆、红豆、肉豆、红叶生菜、意大利生菜、樱桃萝卜、苦苣等特色品种;万盛以白菜、莲花白为主,松坪种植白菜、莲花白、豌豆尖,豌豆尖还空运到上海、北京、重庆;岩口村种植白菜、莲花白、洋芋等。目前,镇上的蔬菜育苗基地研究出的高山无土栽培技术已成功应用”。汉源县皇木镇党委书记陈建清如数家珍介绍说种植规模大、品种多,集中连片种植达10000多亩,意大利生菜、樱桃萝卜等精品蔬菜,还外销韩国、北京、上海等地。
种蔬菜有“钱途”收入用不着愁
皇木镇岩口村1组女村民王清秀正在蔬菜地里劳作。她家5口人8亩土地以前种植玉米、洋芋,2012年家里总收入只有5000多元。2013年,王清秀看到其他村村民种植莲花白收入高,就把自家8亩土地除种些玉米饲养过年猪外,全部种上了白菜、莲花白、洋芋、豆角、萝卜等蔬菜,去年就收入3万元。因3个孩子在上学,开销大,今年她从别人那里承包了18亩土地扩大种蔬菜植面积,加上自家8亩土地,现在种植面积26亩。
“家里的收入来源全靠蔬菜,今年上半年就已收获了6万多元,收入用不着愁。”王清秀说种蔬菜有‘前途’,26亩土地两口子就管理得有条有理,年底应还有个更好的收成。
松坪村3组、4组种植高山蔬菜的面积2200亩,从事高山蔬菜种植的群众就有155户。松坪村书记高龙军介绍说种植户户平收入在10万元左右,这几年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房子,有的还买了小车。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
走进蔬菜产业带,道路交通、生产机耕道、便道、水利设施直通田间地头,群众生产非常方便。近年来,政府为了群众高标准种植高端精品蔬菜增加收入,不断完善了蔬菜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保障了群众经济发展。
红花村的蔬菜产业发展了,通过争取扶贫移民资金建设村道,村民自筹资金新修机耕道,乐西公路硬化等项目全面打通了红花村交通道路。现在,由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解决了红花村群众蔬菜外运问题,还吸引了大量客商到红花村进行高端精品蔬菜种植、收购等。
2012年至今,皇木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人饮工程等项目硬化通村公路18.3公里,通组公路4.6公里,机耕道31公里,新建碎石路面49公里,硬化乐西公路万盛至红花段7公里,新修蓄水池74口,修建整治堰渠27公里,全镇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38公里;还将实施渠道12公里、管道96公里、蓄水池472口、山坪塘1座等项目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蔬菜产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皇木镇的高山蔬菜已进入高端市场,着重创建了‘雪山皇木’农产品系列品牌,由于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旅游文化也正在逐步兴起”。陈建清介绍说下步打算把产业做大做强后,把皇木的历史文化与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让群众更多的增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欢迎广大游客、客商到皇木镇体验采摘、探险休闲旅游,享受皇木天然氧吧!(张清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