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博士两次“飞”来“买”石榴

  近日,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干沟车站,一位中年男子刚从客运车上下来,他就看到不远处一辆微型车旁边的年轻人正在向他招手。

  “请问您是曹总吗?”年轻人问。

  “你好,我是曹义明。”中年男子用普通话回答。

  “我是锡友英家老公,我叫赵开聪。咱们走吧。”经过简单的交谈,曹总上了赵开聪的微型车,一路向13公里外的盐水村驶去。开车的小赵受妻子锡友英安排,来镇上接买石榴的客户,他只知道这位客人来之前跟他妻子锡友英联系过,要买很多石榴。锡友英也只是知道,这位从北京坐飞机到昆明就直奔盐水村而来的客商,是自己多年前的老师介绍来的。

  直到中秋节前,锡友英才知道,前后两次来买石榴的的“曹总”叫曹义明,是北京农学院的副教授、博士,专门研究植物栽培基质和土壤调理剂,曾经利用食用菌废料研发的植物营养专用基质,在天安门广场鲜花造景上大显身手。2011年,经他们研制的植物营养专用基质在天安门广场摆花一项就应用了200多立方米。

  曹博士说,2013年中秋节,有云南的朋友送给他几个来自会泽娜姑的软籽石榴。出于职业习惯,曹博士把盐水石榴和其他几个较着名的石榴产地的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娜姑石榴的品质多项指标略优于其他产地的石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娜姑石榴并能吃到品质更好的石榴,曹博士一直牵挂着对娜姑石榴的味觉执着。2015年9月,他通过昆明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寻找娜姑的线索,辗转联系上了娜姑镇政府的宣传干事,表达了想来娜姑看看并且购买石榴的愿望。

  宣传干事向曹博士推荐了专业种植户锡友英,她家种了十亩石榴,今年有五亩石榴树挂果,收成在四吨左右,有七万多元的收入。赵开聪把曹总接到家里,第二天一大早,曹博士就跟锡友英去村委会装石榴,然后他一个人去随意走走看看。出于职业习惯,曹博士更关注土壤污染和品质。他说自己体力好,亲自背了两箩石榴下山,体验了果农的艰辛。曹博士在盐水村现场采收了364公斤石榴,锡友英夫妇帮他租了一辆车直接送到昆明长水机场,给他带回北京做相关的研究并赠送亲友。由于石榴品质好,才到北京两天就被瓜分一空。9月22日,曹博士再次飞到昆明,借了辆车开着来到盐水村,又在锡友英的帮助下采收了220公斤石榴。很可惜已到石榴采收尾声,没能满足采收计划,他说,只有明年再弥补遗憾了。

  曹博士的两次娜姑之行,共买走了一万七千多元的石榴。在盐水村党总支书记乔光龙的协助下,曹博士确定今年11月份在石榴专业种植户锡友英家的田地里做石榴土壤修复试验。到时候他将邀请各方面的专家一起去开展工作,并认养一些石榴树。曹博士说:“期待试验能获得好的结果,帮助果农解决石榴的很多土传病害和果实炸裂问题。为保护和提升娜姑软籽石榴的业界影响,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曲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