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特色蔬菜产业谱出乡村幸福乐章
2014年,贵州威宁自治县种植蔬菜面积76万亩,总产量266万吨,产值近22.8亿元。今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增至8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24亿元。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蔬菜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一村一品”壮大蔬菜村建设
近年来,威宁因地制宜,发挥规划的标杆引领作用,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发展蔬菜专业村建设,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5亿元发展蔬菜产业,按一个产业实行“三个一”工程,重点发展全县50个蔬菜专业村,壮大专业村建设。
通过整合技术力量和项目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威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作用,向农业发展投政策、投资金、投技术、投设施、投装备、投理念,初步破解了“农户是松散的、土地是零散的、资金是闲散的、市场是分散的、合作组织是软散的”的“五散”问题,形成了“两带十八园”产业格局。
根据每个示范园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要求,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蔬菜总产量达到280万吨,总产值24亿元。蔬菜内部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集中度达到15%,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1300元。
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威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建设蔬菜高温预冷库。目前已扶持修建蔬菜高温预冷库5个,果蔬贮藏保鲜库1个,有效扩大了蔬菜产品的销售半径,使蔬菜产品远销广州、长沙、成都、重庆、昆明及贵阳等周边地区。
同时,威宁坚持“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理念,围绕抓龙头带动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一县一业”蔬菜基地和“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建设,重点突出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和落实“设施农业示范工程项目”,使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向现代化、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推进,蔬菜市场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目前,威宁已形成“一村一品”的专业村50个,专业村总户数达4.6万余户;从事“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生产的专业户数达2.9万余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户数达8300户;“一村一品”专业村种植各类农产品面积1.43万亩,人口数达19.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97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35元增加362元,增幅6.4%。
“保驾护航”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支撑、农户主体、典型带动”的思路,威宁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以特色优势蔬菜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多措并举为蔬菜产业“保驾护航”,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
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快蔬菜产业发展进程,威宁根据做好的规划、指导、培训等服务工作,依据蔬菜产业定位,全县加大行政推动、宣传力度、资金投入,强化激励机制,搞好产销服务,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多渠道投入机制的建立,为威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省、市相关项目资金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制定的鼓励资金向蔬菜产业流动导向性政策及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了支持。通过着力引进外资,鼓励、引导民间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创办龙头企业,促进个人和社会资金流向蔬菜产业,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多渠道投入机制,扩大了农户生产经营规模。
生产步伐跟上后,威宁加强对蔬菜产销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发展蔬菜外销、出口,帮助产销组织和农民建立稳定的联系,增强产销组织对农民的带动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
为此,威宁着力支持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并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生产和运销大户群体和农民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有效的营销机制,衔接产销。
为提高蔬菜采后处理水平和商品品质,威宁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国家农业部、贵州省农委等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撑,聘请有关专家到威宁全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蔬菜标准园,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搞好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对重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品采后处理、保鲜、包装、储运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
同时,威宁以基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强化质量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选建和养护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
“特色蔬菜”富了乡村乐了民
围绕品种丰富的蔬菜种类及具地方特色的外销、出口蔬菜产品多的特点,威宁重点在草海镇、小海镇、金钟镇等8个乡镇62个村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
在草海镇卯关村,出口蔬菜示范基地总投资就达5509.5万元,建设规模达3万亩,覆盖3个村25个组,受益农户2490户,主要种植蔬菜、荷兰豆,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目前已销往香港、台湾、重庆、昆明、贵阳等地。
不仅如此,威宁建设日处理量100吨的蔬菜产品预冷库以及配套分级包装车间40个,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6个,产地批发市场6个,县级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中心1个,产地和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点)10个,对全县所有蔬菜基地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培训农村蔬菜种植能手1万人。
如今,威宁正以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名特优蔬菜为辅”拉动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了农民收入来源,初步实现了产业特、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乐章。(高胜利肖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