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高接梨天灾险果农免看天吃饭
8月8日,果农看着即将收成的水果一夕之间化为乌有,心里淌着血收拾残局。(果农张源益提供)
不光大陆蛋农对保险需求孔急,台湾也一样。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催生全台首张针对高接梨的商业农作物天然灾害保险,计画在9月底前,果农进行棚架栽培之前推出,帮助果农不用看老天爷脸色。
台湾家畜、渔船都有商业保险,唯独农业没有。农委会辅导处处长张致盛指出,原因是台湾属小农规模,一般农地面积不大,天然灾害又多,对保险公司来说,市场经济规模太小,开发保单不划算。此外,政府提供《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补助灾损,农民没有急迫感。
「靠政府并不够,农民该建立风险分摊观念。」张致盛说,政府对各项农产品的灾损救助不同,最高为果树,每公顷上限仅9万元,估算不到成本的2成,农民仍得靠额外保险补足。
首张保险规画两种投保型态,一是依种植面积计算损失风险,属「实损实赔」,上限达30到40万元;一是灾害连接型简易保险,农委会认定并给予天然灾害救助的,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不用再勘损。
反观大陆,早就有农业保险。张致盛说,大陆没有《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农民只能靠保险自救。未来台湾除高接梨,还有芒果和针对温室等农业设施的商业保单,正在开发。
台中梨农刘兴健认为,若保费太高,将影响农民投保意愿,政府若能出资或分摊,可提高意愿。再者,担心保险公司对「勘损」认定有落差,也怕合约隐藏陷阱,得不到赔偿。(庄舒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