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蒙县卧凤沟乡:旱魔手中夺丰收
瓜果飘香的金秋八月,走近辽宁省阜蒙县卧凤沟乡三家子村,便会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葡萄藤叶葱郁茂盛,公路两侧简直变成了“绿色长廊”;一串串圆润欲滴的葡萄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果香;葡萄架下果农们熟练地采摘、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大小车辆直接开到了地头,客商们忙着把刚刚采摘的葡萄搬运上车……
“这些葡萄颗粒饱满、色泽鲜艳,销路没问题,已经陆续采摘上市了。”葡萄种植户张秀荣对今年的葡萄长势颇为满意,一边装箱一边笑着说,“我家种了7亩地的葡萄,有3000多株,一年能产3万5千斤葡萄,收入10万块不成问题。今年天气虽然旱,但是经过精心管理,葡萄产量并没有下降。真感谢乡里为我们找到了赚钱的好营生!”近年来,阜蒙县卧凤沟乡党委、政府把发展优质葡萄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家子村作为全乡重点的葡萄种植基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葡萄,种植葡萄已成为村民们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
“现在下来的葡萄是二年生辽峰品种,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价钱沾了旱天的光儿,都在4元至5元之间,每亩效益都在万元以上。再过十来天,巨峰葡萄就进入成熟期了,产量能在5000斤以上。我家有12亩地的葡萄,总产量在6万斤左右,总收入估计得在15万元以上。”三家子村葡萄种植大户王玉成,自豪地介绍着自家的葡萄园,脸上不时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虽是大旱之年,阜蒙县卧凤沟乡的葡萄种植户们不仅没有愁容满面,反而一个个将丰收的喜悦挂在了脸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王玉成主动解开了谜团——当地的葡萄既丰产又丰收,丝毫没有受到旱情影响,主要是因为种植户们在乡党委、政府的动员和组织下,采取多种方式全力进行了抗旱自救。“我们不等也不靠,有的人深挖淘井,有的人自己打井,还有的采取重施农家肥、果实套袋栽培、控制单株产量等技术措施……”他掰着手指头,一一细说葡萄丰收的由来。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持续的高温、干旱、少雨天气,令阜蒙县卧凤沟乡党委、政府面临如火的考验。无情的“旱魔”引起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高度重视,他们深知当前最大的民生就是抗旱,要坚决带领群众打赢抗旱这一仗。于是,党员干部纷纷带头深入到各村屯,对群众讲清目前的水情、旱情,只为让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在摸清旱情的基础上,阜蒙县卧凤沟乡从资金、物资、技术、组织等各方面落实抗旱保障,坚持在抗旱工作中抓住一个“快”字,突出一个“抢”字,迅速掀起了抗旱保收热潮。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抗旱人数2000余人次,新打井44眼、淘井37眼,有力地缓解了旱情,减少了灾情带来的损失。
得力的抗旱措施,使得阜蒙县卧凤沟乡三家子、七家子、新立屯等村的葡萄园内,旱年无旱象,葡萄长势喜人。目前,全乡进入结果期的葡萄共有近3500亩,预计产量约为600万公斤,总收益将达到2400万元。
从“旱魔”手中夺回来的丰收果实显得格外甜美,越来越多的卧凤沟人正在葡萄园里实现着自己的幸福梦想。(蒙古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