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九峰水果向“互联网+”进发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全新的、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发展形态。

  广东省乐昌市九峰镇是我市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镇,近年来,该镇依托当地丰富的水果和旅游资源,转变传统经营方式,积极融入“互联网+”,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水果+互联网”开启大市场

  乐昌九峰镇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达52.6米,年均气温18.6℃,夏秋两季的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柑桔、桃、李等水果的种植。目前,该镇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量约16万吨。水果收入占了当地群众人均收入的90%以上。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以水晶梨、柰李、油桃、柑桔四个主打品种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双认证为契机,以提升水果品质,种植绿色水果、有机水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打响了九峰水果品牌。并通过走“合作社+农户+流通大户”的路子,辐射带动广大果农依靠科技改良水果品种、提高水果品质,扩大优质水果生产规模,提高冷藏保鲜技术,实现农超对接,确保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近两年,“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开始在九峰慢慢孕育、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店、淘宝等平台售卖水果。顾客在网上下订单,农户直接从产地发货,九峰水果的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互联网+’,可以更方便掌握市场信息,与买家实时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价格上就更有优势,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九峰绿峰合作社的一位农户对记者说。以该镇的套袋柰李(俗称黄金柰李)为例,今年的流通商收购价维持在6元/斤左右,而网上销售的价格可达到13-18元/斤,农户收益显着提高。

  九峰镇副镇长吕晓华告诉记者,目前,九峰水果已不仅仅局限于销往珠三角和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有的已经卖到了北京、山东等北方省(市),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还为九峰水果提供了很好的宣传推广平台。在销售水果、打开市场的同时,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摘果避暑,直接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拥抱”互联网助推转型升级

  “互联网+”蕴含巨大的能量,作为水果专业镇,通过积极“拥抱互联网”,不失为九峰镇推动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好路子。

  吕晓华对记者表示,目前制约九峰水果向“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品牌不统一,水果包装零乱,不利于推广与宣传;二是物流跟不上,前期因为快递点太少,导致频频爆仓,农户发货要排几个小时的队,严重影响了时效。同时物流成本过高,占到了成本的25%左右。

  吕晓华告诉记者,为积极释放“互联网+”蕴含巨大的能量,使九峰水果“拥抱”互联网,推动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该镇计划加大对农户的培训,让农民学会互联网营销,使水果生产的方式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推进产销结合。依托九峰绿峰合作社“九峰山”品牌荣获“广东省着名商标”称号的优势,从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方面提高水果质量,加大品牌的推广力度,提高九峰水果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九峰水果产业和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赏花摘果,体验农家游,游客数量逐年攀升。”吕晓华介绍说,“因此,我们还将积极对旅游资源分级、整合、规模化管理,畅通旅游信息,实现旅游资源的在线展示和预订。同时加大旅游商品在线营销、乡村旅游电子商务采购、乡村旅游资讯平台等互联旅游模式的推广投入。”(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