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
来源:
shucai1.com
2025-11-19
浏览:
107
字号:T|T
摘要:大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既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也是农民增收的“金疙瘩”。然而,许多蒜农虽辛苦劳作,产量却和高产田差距甚远。这种差距往往不在于种子优劣,而在于种植技术。下面一起学习一篇大蒜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一、种植技术1.选良种与整地选择蒜瓣肥大、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蒜瓣作种,每瓣重5-8克为佳。掰瓣时保留完整鳞茎盘,否则无法生根发芽。大蒜根系浅,要求土壤深耕25-30厘米,……
大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既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也是农民增收的“金疙瘩”。然而,许多蒜农虽辛苦劳作,产量却和高产田差距甚远。这种差距往往不在于种子优劣,而在于种植技术。下面一起学习一篇大蒜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
一、种植技术
1.选良种与整地
选择蒜瓣肥大、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蒜瓣作种,每瓣重5-8克为佳。掰瓣时保留完整鳞茎盘,否则无法生根发芽。大蒜根系浅,要求土壤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作基肥,确保土壤疏松肥沃。切忌使用未腐熟有机肥,否则易烧根且增加杂草。
2.播种时机
长江流域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过早播种(9月初)易导致年前抽薹,蒜瓣小、产量低;过晚则苗小体弱,抗寒性差。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80厘米,窄行30-40厘米,株距3-4厘米,每亩保苗3.5-4万株,地力好的宜稀播,地力差的宜密播。
3.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过深出苗慢、蒜头小,过浅易“蹦蒜”(跳瓣)且不耐寒。播种后覆土2-3厘米,立即浇透水确保出苗整齐。土壤干旱时可提前造墒,但切忌积水。
4.覆膜与越冬管理
北方寒冷地区建议覆盖地膜,提升地温2-3℃,使蒜头提早7-10天上市。越冬前浇足封冻水,保护根系免受冻害。年后返青期及时打孔放苗,防止膜内高温烧苗。
二、施肥技术
1.基肥要足
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亩,配合过磷酸钙25-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结构,提供长效养分,是大蒜高产的基础。
2.催苗肥
11月下旬至12月初,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或人畜粪尿1000公斤,促进冬前形成壮苗。此期氮肥充足可增加叶片数,为来年蒜头膨大积累养分。
3.返青肥
次年2月下旬(惊蛰前后),大蒜返青生长,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这次追肥直接决定蒜薹与蒜头的分化质量,是产量形成的关键节点。
4.膨大肥
4月上旬(蒜薹露帽期),每亩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25-30公斤,配合浇水冲施。此期需水量大,应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蒜头膨大对水肥的旺盛需求。蒜薹采收后立即追施速效氮肥,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蒜头灌浆。
5.叶面追肥
在现蕾期与抽薹期,喷施0.2%硼砂+0.3%钼酸铵混合液,可显著提升花粉活力与结籽率。生长后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蒜头干物质积累。
三、注意事项
氮肥过量会导致叶片徒长、蒜头小且不耐贮藏,同时增加硝酸盐含量。应遵循“前轻后重”原则,总量控制在纯氮25-30公斤/亩。大蒜适宜pH7.0-8.2,施用氯化铵、碳酸氢铵等酸性肥会加剧土壤酸化,引发黄化病。优先选用硝酸钾、硝酸钠等硝态氮肥,避免铵态氮烧根。硼、钼、钙是大蒜生长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钙导致叶片发黄、生长点坏死,可在基肥中施入过磷酸钙补充。花荚期喷施硼钼肥增产效果显著。
综上就是大蒜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家地力、气候条件灵活调整技术参数,优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提升蒜头商品性。
关于大蒜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