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立枯病的症状和防治
来源:
shucai1.com
2025-08-30
浏览:
104
字号:T|T
摘要:苦瓜立枯病是苦瓜育苗阶段的常见病害,尤其在幼苗的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容易受到侵害。这种病害一旦发生,会对苦瓜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成苗率,进而影响后续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学习下苦瓜立枯病的症状和防治。一、苦瓜立枯病的发病规律苦瓜立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苗期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菌丝能够直接侵入寄主植物,通过水流和田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菌的发育适宜温度为24……
苦瓜立枯病是苦瓜育苗阶段的常见病害,尤其在幼苗的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容易受到侵害。这种病害一旦发生,会对苦瓜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成苗率,进而影响后续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学习下苦瓜立枯病的症状和防治。
一、苦瓜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苦瓜立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苗期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菌丝能够直接侵入寄主植物,通过水流和田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菌的发育适宜温度为24℃,最高可达40-42℃,最低为13-15℃,适宜的pH范围为3.0-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等因素容易诱发此病。
二、苦瓜立枯病的发病症状
苦瓜立枯病在北方早春育苗时较为常见,主要危害幼苗的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初期,茎基部会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绕茎一周,导致茎部萎缩干枯,最终瓜苗死亡,但不会折倒。根部染病多发生在近地表的根茎处,皮层会变为褐色或腐烂。在苗床内,最初仅有个别瓜苗在白天出现萎蔫,夜间则恢复正常,经过数日的反复后,病株会逐渐萎蔫枯死。
在病情早期,立枯病与猝倒病不易区分,但随着病情的扩展,立枯病的病株不会猝倒,病部可能出现轮纹或不十分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这是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且病程进展相对较慢,与猝倒病有明显区别。
三、苦瓜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适宜品种:选择耐热品种可有效减轻发病,如江门大顶苦瓜、槟城苦瓜、穗新2号、夏丰2号、湘苦瓜、碧绿2号苦瓜等。
2.种子处理培育壮苗:苦瓜种皮厚且硬,在早春低温条件下出苗困难,整齐度差,且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易染病。因此,播种前应采用机械破伤法,用钳子夹破种壳,但不能去掉种壳,以增强发芽势。将种子置于56℃温水中浸泡,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再继续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30-32℃条件下催芽,待芽长3毫米时播种。为培育壮苗并防止猝倒病,播种后应覆盖一层营养土,浇足水后盖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3.适期播种增加抗性:苦瓜喜温,气温高于10℃才能正常生育,因此播期不宜过早。露地栽培时,北方地区以4月上旬播种于棚室内为宜,苗期一般为20-30天。
4.药剂防治:在必要时,可喷洒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4000倍液进行防治。
苦瓜立枯病对苦瓜幼苗的生长和成活率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选用适宜的耐热品种、进行种子处理以培育壮苗、适期播种以及及时的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立枯病的发生,提高苦瓜幼苗的成活率,为苦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苦瓜立枯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