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第一蔬菜网, 各类瓜果蔬菜专业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第一蔬菜网☺ [免费注册] [登录]
为您提供各地蔬菜价格、蔬菜行情、蔬菜交易等实时信息
雨后池塘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

来源:shucai1.com   2025-08-15   浏览:103   字号:T|T
摘要: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的病害,是黄瓜生长中后期面临的常发性、高发性病害之一。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其病情发展极为迅速。若防治不及时或采取措施不当,将导致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显著下降,植株早衰现象频发,最终对黄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农户带来沉重经济损失。下面学习下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黄瓜白粉病症状表现黄瓜白粉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病部位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还可能散生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该……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的病害,是黄瓜生长中后期面临的常发性、高发性病害之一。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其病情发展极为迅速。若防治不及时或采取措施不当,将导致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显著下降,植株早衰现象频发,最终对黄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农户带来沉重经济损失。下面学习下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

  黄瓜白粉病症状表现

  黄瓜白粉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病部位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还可能散生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该病可侵染黄瓜的叶片、叶柄和茎部,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果实受害相对较少。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会出现白色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随着病情加重,这些粉斑会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最终布满整个叶片。发病后期,白粉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干枯变脆。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白粉量相对较少。这些白粉实际上是病菌的无性阶段产物。在不良环境下,衰老叶片的白粉层里或表面上会产生成堆的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这些小粒点将进一步加剧病害的蔓延,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给农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黄瓜白粉病发病特点

  黄瓜白粉病的病菌具有强大的生存和传播能力。它们可以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温室植物上继续为害并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湿度下,白粉病极易发生和流行。病菌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即可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值得注意的是,在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病菌会吸水破裂而死。然而,栽培黄瓜若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或田块低洼等因素,则更易发生白粉病病害。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导致黄瓜生长衰败时,白粉病将严重发生。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

  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注意棚室的通风、透光和降湿工作,为黄瓜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

  药剂防治:可选用的保护剂包括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等。同时,也可选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等。在使用保护剂时,应尽早进行,若病害已盛发,则应立即改用具内吸性的杀菌剂,并连续喷洒3~4次,间隔期一般为7~10天,以确保防治效果。

  总之,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农户们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科学使用药剂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黄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同时,农户们还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情发展动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确保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于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关于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雨后池塘
雨后池塘 奈薇建站
我的小屋 行业门户
奈薇建站
奈薇建站 雨后池塘
行业门户 我的小屋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第一蔬菜网] 打造第一蔬菜信息门户,为您提供最实用蔬菜信息平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4
www.shucai1.com
[ 第一蔬菜网 ]
关 闭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