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业中心大力开展新品种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
来源:
shucai1.com
2025-08-08
浏览:
110
字号:T|T
摘要:为推动我市淡水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农业中心所属单位市水产所积极响应渔业科技创新与品种优化政策,大力开展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近期,成功引进草鱼“沪苏1号”、异育银鲫“中科6号”、团头鲂“华海1号”、“建鲤2号”等多个优质水产新品种,为我市淡水养殖业注入新活力。一是引进新品种,丰富养殖结构。天津地区传统淡水养殖品种较为集中,在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丰富养殖品种……
为推动我市淡水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农业中心所属单位市水产所积极响应渔业科技创新与品种优化政策,大力开展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近期,成功引进草鱼“沪苏1号”、异育银鲫“中科6号”、团头鲂“华海1号”、“建鲤2号”等多个优质水产新品种,为我市淡水养殖业注入新活力。
一是引进新品种,丰富养殖结构。天津地区传统淡水养殖品种较为集中,在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丰富养殖品种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草鱼“沪苏1号”作为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填补了草鱼长期缺乏良种的空白。草鱼“沪苏1号”生长速度快,经测试,池塘养殖的1龄、2龄“沪苏1号”体重比长江水系草鱼后代提高约20%,在广东、江西等地试养效果显著。此次引入天津,有望改变我市草鱼养殖品种单一、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异育银鲫“中科6号”是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基础上,利用多基因组重构技术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中科6号”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养殖存活率、无肌间刺等方面显著优于“中科3号”,市场前景广阔。这一品种的引进,将进一步丰富天津鲫鱼养殖的品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团头鲂“华海1号”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等显著优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新品种,是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中水产类主推品种之一。通过引入该品种,试验站旨在优化天津地区鳊鱼养殖结构,提升养殖效益,为养殖户提供更多选择。“建鲤2号”是采用群体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历经四代选育形成的稳定品系。该品种12月龄个体较普通建鲤增重15.56~18.33%,饵料系数1.47~1.56;具有抗逆性强、跨区域试养无病害等特点,适宜在养殖主产区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可帮助养殖场(户)通过节约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二是推介新技术,开展多点试验示范。天津地区的淡水养殖具有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为确保新品种能够适应我市环境并发挥最佳生产性能,市水产所联合示范基地及相关企业,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试验示范工作。在滨海新区的核心示范点,针对盐碱地水质特点,科技人员对新品种的耐盐碱性、适应性等进行监测评估,探索适宜的养殖模式与水质调控技术。同时,在西青区等养殖集中区域,设立多个试验点,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病害发生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通过试验示范跟踪技术服务,将新品种的养殖技术传授给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三是推动产业提升,实现渔业增效。淡水养殖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对天津地区淡水养殖产业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养殖产量与质量,增加养殖户收入。多样化的养殖品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我市水产品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渔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下一步,市水产所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持续推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市淡水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于
天津市农业中心大力开展新品种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