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种子认证工作推进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召开
来源:
shucai1.com
2025-07-22
浏览:
103
字号:T|T
摘要:7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2025年种子认证工作推进会,研究落实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要求,交流种子认证工作阶段性成效,谋划今后种子认证工作的思路与重点。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张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杨冬、部种业管理司三级调研员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劲松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首……
7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2025年种子认证工作推进会,研究落实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要求,交流种子认证工作阶段性成效,谋划今后种子认证工作的思路与重点。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张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杨冬、部种业管理司三级调研员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劲松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主持。
会议指出,种子认证制度实施以来,制度体系初步完善,示范研究进展顺利,机构队伍初步建成,宣传推广初见成效,实现了从“建章立制”到规范运行的顺利过渡。2025年,已有超5000万公斤带有认证标志的种子进入市场、用于生产,种子发芽率、品种纯度等质量指标显著提升,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
会议强调,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种子认证在引领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种子认证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基本定位,聚焦种子认证推进实施中的难点卡点,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种子认证事业发展。一要加快示范推广。集中树立一批种子认证企业样板、品种样板或基地样板,加快种子认证在国家制种基地大县、国家良繁基地的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彰显认证效果。二要深化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种子认证技术升级、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加快分子检测、人工智能(AI)等技术熟化,构建完善科学高效的认证技术体系。三要强化能力建设。结合“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采用多种途径支持种子认证机构改善工作条件,提升质量控制装备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不断提升种子认证能力水平。四要总结认证成效。围绕认证种子在质量提升、农业增产、品质提升、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结案例、积累数据,彰显认证价值。五要形成工作合力。种子事业体系与种子认证机构要通力协作、同向发力,为种子认证工作开展提供必要保障,确保种子认证公平公正。
会议期间,现场观摩了马铃薯种薯认证示范繁种田。内蒙古、甘肃、湖北、四川等4省(区)作典型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认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计50人参加会议。
关于
2025年种子认证工作推进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召开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