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2025年6月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来源:
shucai1.com
2025-07-16
浏览:
106
字号:T|T
摘要:2025年6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前半月呈现波动下行的状态,后半月前期缓慢回升,临近月末,价格连续上涨(见《6月份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图》)。月初,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7.75元/公斤,月末的价格是18.0元/公斤,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1.41%。月内的最高价是18.0元/公斤(6月30日),比5月份的18.20元/公斤下降1.10%;比4月份的18.40元/公斤下降2.17%;……
2025年6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前半月呈现波动下行的状态,后半月前期缓慢回升,临近月末,价格连续上涨(见《6月份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图》)。
月初,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7.75元/公斤,月末的价格是18.0元/公斤,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1.41%。
月内的最高价是18.0元/公斤(6月30日),比5月份的18.20元/公斤下降1.10%;比4月份的18.40元/公斤下降2.17%;与3月份的18.0元/公斤持平;比2月份的22.50元/公斤下降20.0%。月内最低价是16.80元/公斤(6月14日),比5月份的17.10元/公斤下降1.75%;比4月份的17.15元/公斤下降2.04%;比3月份的17.0元/公斤下降1.18%;比2月份的16.90元/公斤下降0.59 %。
月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7.14%,波动的幅度比5月份的6.43%略有放大。波动幅度放大的原因主要是月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均低于5月份,其中最低价下降的幅度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距有所拉大,也使得月内价格波动的幅度略大于5月份。
6月份,由于气温升高,肉类消费进入平淡的季节,属于肉类消费的淡季,白条猪的销量也略有下降,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单位食堂的采购量仍然保持常态,形成对白条猪上市量的支撑,民间消费则比较平淡,无论是入场采购的人数还是单笔成交的数额都明显不及冬季。
由于需求比较平淡,白条猪的供应又比较充足,导致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前半月处于稳定少动、波动下行的状态。后半月前期也如是,小幅波动,略有回升。临近月末,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连续上涨,由6月26日的17.35元/公斤快速上涨到18.0元/公斤。从全月的价格走势来看,虽然每天的价格都会出现一些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都很小,除了月末以外几乎没有出现连续上涨或者连续下降的走势。
2025年6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17.40元/公斤,比5月份的17.55元/公斤下降0.85%;比4月份的17.65元/公斤下降1.42%;比3月份的17.31元/公斤上涨0.52%;比2月份的17.66元/公斤下降1.47%。
2025年6月份的价格比2024年同期的22.32元/公斤下降22.04%;比2023年同期的16.80元/公斤上涨3.57%;比2022年同期的20.52元/公斤下降15.20%;比2021年同期的18.26元/公斤下降4.71%。
2025年6月份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637.37头,比5月份的1702.55头下降3.83%;比4月份的1771.73头下降7.58%;比3月份的1752.71头下降6.58%;比2月份的1549.21头增加5.69%。
6月份日均上市量比2024年同期的1664.40头下降1.62%;比2023年同期的1757.37头下降6.83%;比2022年同期的1712.87头下降4.41%;比2021年同期的1515.10头增加8.07%。
上述数据表明:
1、日均上市量在近几年同期中处于偏低的位置
6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5月份有所下降,降幅为3.83%,降幅稍微明显一些。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肉类消费进入淡季,需求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上市的白条猪,大多为大体型的白条,单重较大,平均单重比标猪增重20%左右,上市量的头数下降,但是酮体总量并没有下降。在日均上市量头数环比下降的同时,同比也有所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2%,而且在近5年同期中,日均上市量处于倒数第2的低位,毛猪单重增加使得猪肉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2、月度加权平均价在近几年同期中处于偏低的位置
白条猪批发的价格连续几个月呈现缓慢下降的走势,月环比降幅较小,仅仅下降0.85%,不足1%,但是年同比则下降了22.04%,同比降幅十分明显。表明最近几个月肉价总体上呈现比较低迷的状态,养殖场的收益进入微利薄利的阶段。
由于养殖场处于微利、薄利的状态,使得养殖场急于改变目前的状态,希望扩大自己的盈利空间,于是在后半月就又出现了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现象,也使得月末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连续上涨,短短几天,涨幅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由6月份白条猪价格走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短期内,肉价没有连续上涨的基础
今年上半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基本上保持在理想值的上限,毛猪的产能是充足的,再加上毛猪留栏时间延长,毛猪的单重是增加的,使得猪肉的供应能力是非常充裕的,也使得最近几个月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呈现连续、缓慢下降的走势,呈现出“涨又涨不起来、降又降不下去”的僵持状态。这种走势,是有着自身的规律的,不是仅仅靠压栏惜售、二次育肥就能够改变的。靠预期的拉动,这种拉动是难以持久的。
2、肉价回升的基础是调控产能和减重
6月后半月,猪价开始连续上涨,单日的涨幅并不很大,但是连续多日的稳步上涨,最终拉动肉价快速走高。实际上,进入6月后期,毛猪的产能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压缩,毛猪的存栏量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下降,大体型毛猪在上市毛猪中仍然保持较大的比重,出栏毛猪的减重、降重并没有实现,供应能力的基础仍然坚实;需求也仍然处于淡季,需求相对平淡,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猪价实际上是缺乏上涨的基础的。即便如此,猪价还是出现了上涨,这种上涨,主要在于外力,的跻身供求关系之外的作用力在起作用。表现形式就是压栏惜售,就是二育入场,就是待价而沽,是预期对价格的支撑。
猪价、肉价的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供应能力不足,一方面是需求增强,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仅仅靠人为减少供应量来拉抬价格是难以持久的。从养殖端来看,适当压缩产能才是支撑价格回升的基础,出栏毛猪减重、降重以后,价格回升的基础才比较牢固。仅仅靠预期对价格的拉动,目前看还是比较勉强的。
关于
北京新发地2025年6月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