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第一蔬菜网, 各类瓜果蔬菜专业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第一蔬菜网☺ [免费注册] [登录]
为您提供各地蔬菜价格、蔬菜行情、蔬菜交易等实时信息
雨后池塘

重庆欧营村昔日“水泥村”如何变为旅游打卡地

来源:shucai1.com   2024-06-03   浏览:141   字号:T|T
摘要:近日,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在新建的村史馆里,一些游客正在驻足观看,了解欧营村的发展历程。欧营村历史悠久,相传蜀将罗宪曾派兵在此扎营,“欧营”村名由此得来。20世纪70年代,欧营村开始种植柑橘。后来村里又建起水泥厂,本来已经发展起来的脐橙产业受到了影响。2013年,欧营村关闭了水泥厂,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脐橙产业随之重获新生,至今已有7500余亩的规模,是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去年,欧营村……
  近日,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在新建的村史馆里,一些游客正在驻足观看,了解欧营村的发展历程。

  欧营村历史悠久,相传蜀将罗宪曾派兵在此扎营,“欧营”村名由此得来。20世纪70年代,欧营村开始种植柑橘。后来村里又建起水泥厂,本来已经发展起来的脐橙产业受到了影响。

  2013年,欧营村关闭了水泥厂,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脐橙产业随之重获新生,至今已有7500余亩的规模,是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

  去年,欧营村新建了村史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建设这座村史馆,就是要让欧营的千年乡愁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欧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敏说。

  水泥厂拔地而起

  进橘林如同下矿井

  欧营村海拔200米至650米,日照充足,雨水均衡,其土壤以最适宜脐橙生长的红沙土为主,加上一条草堂河穿村而过,脐橙种植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早在1972年,欧营村便开始探索脐橙种植,种出来的脐橙入口化渣,品质上乘。

  但在上世纪90年代,村口一座水泥厂拔地而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但却是以牺牲欧营村的生态为代价。

  “那时候,水泥厂附近到处都是枯死的树木。每当水泥厂生产时,村民的窗户上全是水泥灰。”欧营村脐橙种植大户王洪均回忆,过去的欧营村就是一座“水泥村”。

  “进趟橘林如同下一次矿井。”王洪均告诉记者,水泥厂的浓烟飘到果园,树上全是灰,每次采摘完脐橙都是灰头土脸的,“尤其是脐橙上的那层‘水泥衣裳’,根本就洗不干净,一斤脐橙就算降到5毛钱都卖不出去。”

  关停水泥厂

  脐橙产业重见天日

  转机发生在2013年。

  这一年,欧营村关闭了水泥厂,决定要让脐橙重见天日,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欧营村结合脐橙老果园地势地貌,对果园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对适宜地区进行土地整治,建设完善水肥一体化、控温控湿等设施,推进标准化果园生产。

  在品种选择上,欧营村经过专家推荐、考察调研、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后,最终确定发展纽荷尔、福本、龙回红等脐橙品种。村里还成立了18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就包括王洪均的奉节县均夔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水泥厂关闭后,村上的柑橘价格从过去的几毛钱涨到了3块,最高能卖到6块多。”王洪均说,2014年,他带领38户村民“抱团发展”成立合作社,发展了300亩脐橙,每年的10月底就有人提前预订。

  而在欧营村全村,目前已种植了7500余亩脐橙,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2019年,欧营村还被评为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打造村史馆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为了进一步壮大脐橙产业,2021年,欧营村集体将一座闲置四合院收购,打算建造脐橙博览中心。然而,由于建筑占地面积较小,该项目未能启动。

  这一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对口帮扶欧营村。时任欧营村第一书记向云宪建议,可以将四合院改建为村史馆,既能为村民打造一处精神文化家园,又能为欧营村引来游客,继而发展乡村旅游。

  2021年10月,三峡博物馆团队受邀来到欧营村,通过走访调研、梳理文献等,挖掘欧营村的古往今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营村经历了三峡移民与库区建设发展、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个阶段。结合这些历史信息,该团队为村史馆策划主体内容架构,设置“天生欧营”“传说欧营”“民聚欧营”“小康欧营”“现代欧营”5个单元主题,综合展示欧营村地理风貌、物产特色、乡土文化、发展变迁以及未来前景。村民也参与到村史馆建设当中,捐赠了1000多张照片以及实物、档案、文件等展品近300件。

  “村史馆的建成,将成为欧营村乡村旅游新的文化地标,助力乡村旅游。”欧营村第一书记易宁说,依托村史馆打造,欧营村规划了4个板块,分别为观阵山山顶休闲区、乐橙主题中央街、橙园八阵娱乐区、休憩中心。

  从村史馆出来,可以看到,一些民居的墙体上还绘有彩色墙画。从卡通卡车装满橙子的童趣画面,到大山间飞速穿梭的高铁,再到壮美的三峡风光,每一面文化墙都描绘着三峡库区的时代变迁,以及欧营人的生产生活。

  “目前村里已绘制了20多面文化墙,它们将作为村史馆的内容延伸,营造欧营村全域旅游的氛围。”易宁介绍。
关于

重庆欧营村昔日“水泥村”如何变为旅游打卡地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第一蔬菜网] 打造第一蔬菜信息门户,为您提供最实用蔬菜信息平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4
www.shucai1.com
[ 第一蔬菜网 ]
关 闭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