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第一蔬菜网, 各类瓜果蔬菜专业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第一蔬菜网☺ [免费注册] [登录]
为您提供各地蔬菜价格、蔬菜行情、蔬菜交易等实时信息
雨后池塘

甘肃省“强科技”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shucai1.com   2023-08-29   浏览:163   字号:T|T
摘要: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种业,种业是“农业芯片”,种源安全关系着粮食安全。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基地之一,玉米、马铃薯和瓜菜花卉制种在全国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我省“强科技”在行动。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年均产种5.8亿公斤,居全国第一。2022年,制种面积157.6万亩,产种6.5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3%和47%,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20……
  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种业,种业是“农业芯片”,种源安全关系着粮食安全。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基地之一,玉米、马铃薯和瓜菜花卉制种在全国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我省“强科技”在行动。

  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年均产种5.8亿公斤,居全国第一。2022年,制种面积157.6万亩,产种6.5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3%和47%,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

  2021年,甘肃省科技厅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围绕科技支撑玉米种业发展,研究制定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2022年,在全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中将守好玉米种业“芯片”专章部署,实施种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围绕种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力破解河西地区玉米种子育繁难题。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目前已构建国内领先水平的DH系单倍体工程化育种平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2-3年,育种效率提升20%以上,育成早熟、耐密、抗旱、抗倒玉米新品种56个,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860万亩。

  “我们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组建甘肃省玉米种业研究院,集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等专业‘大咖’的智慧,共同研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生物育种、玉米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甘肃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敦煌种业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绍平说,目前,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共挖掘抗病抗旱种质306份,筛选鉴定抗病高产功能基因60个,获得提高产量和抗性的突变体8个,开发抗茎腐病、锈病分子标记17个;建立农杆菌浸染幼胚组织方法和纳米磁珠介导的花粉转化方法,构建基因编辑载体50个。

  甘肃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针对玉米早熟、抗逆、耐密、抗倒、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等农艺性状,开展优异基因挖掘、功能验证和重要农艺性状定向改良,为遗传改良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资源,加快培育具有甘肃特色、中国品牌的新品种。利用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相关单位已鉴定得到多个调控玉米育性、干细胞稳态和抗逆性的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敦玉107感锈病、敦玉37感大斑病等品种缺陷进行定向改良。

  据悉,全省通过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开展全链条技术创新,在目标性状品种选育、新品种配套的制种栽培技术研究、制种玉米配套机械研发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
关于

甘肃省“强科技”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第一蔬菜网] 打造第一蔬菜信息门户,为您提供最实用蔬菜信息平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4
www.shucai1.com
[ 第一蔬菜网 ]
关 闭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