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磷肥产业发展暨资源综合利用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shucai1.com
2023-05-23
浏览:
325
字号:T|T
摘要:2023年5月12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磷肥产业绿色发展暨资源综合利用论坛成功举办。会议由四川大学王新龙教授主持,来自生产企业、机械装备企业、环保机构的150余名代表参会。在本次论坛分享报告的有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选矿研究所副所长李丰、中化云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勇、四川大学副教授金央、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何宾宾、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马航、西南科技……
2023年5月12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磷肥产业绿色发展暨资源综合利用论坛成功举办。会议由四川大学王新龙教授主持,来自生产企业、机械装备企业、环保机构的150余名代表参会。
在本次论坛分享报告的有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选矿研究所副所长李丰、中化云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勇、四川大学副教授金央、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何宾宾、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马航、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谭宏斌、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院长助理范志伟、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新行业高级分析师叶之楠等八位专家。
李丰所长做了题为含高倍半氧化物硅钙质胶磷矿选矿技术应用探索的报告,她对比介绍了硅钙质胶磷矿的“直接浮选”工艺、“单一”反工艺 、“一步”反工艺 、“正反”、“反正”工艺 、“双反”工艺 、“重介质分选”工艺 、“光电分选”工艺、“TBS干扰床螺旋溜槽摇床”等多种工艺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光电+重选+浮选”的创新梯级分选工艺,提出十四五时期,要通过加大磷资源利用率来保障磷资源供应能力。
中化云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勇做了题目为磷净化过程的系统性思考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磷净化过程产生各种“渣”如浮选尾矿、磷石膏、磷酸渣、萃余酸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磷化工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详细分析了目前的使用情况,尾矿主要为堆存处置、矿井充填,少量用于土壤改良剂,磷石膏用于石膏基建材、路基水稳层、土壤调理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或堆存等;萃余酸用于生产MAP或者饲钙。最后,他表明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把磷矿石“吃干榨净”,实现全流程产品化。
金央教授介绍了湿法磷酸净化的几种方法,其中溶剂萃取法是主流工艺,四川大学的湿法磷酸萃取净化技术在行业内转化应用最广泛,目前已经更新到3代技术双连续相微萃取技术。她还提出了萃余酸利用的几种途径,萃取法制备高质量磷酸二氢钾钠铵通用磷酸盐技术、浓缩后生产磷酸二铵或复合肥、萃取法脱除阳离子后返回磷酸系统。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何宾宾介绍了磷产业伴生氟资源赋存、回收与高值化利用。尽管磷矿石中氟含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储量大,磷矿石也成为了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含氟资源,目前湿法磷产业氟的回收率基本在50%以下,随着磷资源的贫化,回收率会逐步下降,磷产业中氟的高效回收与利用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他分别介绍了固相氟回收技术、液相氟回收技术、气相氟回收技术,并提出了氟硅酸的下游利用。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马航分享了云天化股份在新型肥料创制及产业化的经验。包括聚磷酸铵及聚合磷DAP、绿色智能肥、亚磷酸盐系列等,并对新型磷肥发展提出了展望,发新型肥料将更多地面向“种肥药一体化”及“水肥一体化”发展,功能助剂及生物刺激素和肥料有很大的结合潜力。
西南科技大学谭宏斌教授介绍了复杂磷石膏多途径高质利用研究,包括磷石膏纯化处理及制备半水石膏、无水石膏生产工艺及装备开发、磷石膏窑外分解生产水泥技术开发,为石膏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院长助理范志伟博士做了磷石膏制硫酸技术报告,他分享了目前的国内外技术现状,指出目前的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益差,工艺设备配置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装置生产能力,自动化水平不高、操作控制难度大,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等问题,并介绍了最新一代创新成果,主要通过余热回收、还原剂使用优化、高耗能工艺设备改进等方式,可除低综合能耗30%,节约项目投资15%。
针对近两年行业大举进入新能源市场,大量上马磷酸铁项目,会议还邀请了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新行业高级分析师叶之楠,交流如何看待磷酸铁锂的投资机会。他表示,新能源车未来几年仍保持高速增长,性价比驱动下,铁锂电池装机份额持续提升;经过近两年的产能扩张,目前已出现过剩,后续需要关注产品迭代和成本竞争。
关于
第三十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磷肥产业发展暨资源综合利用论坛成功举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