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第一蔬菜网, 各类瓜果蔬菜专业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第一蔬菜网☺ [免费注册] [登录]
为您提供各地蔬菜价格、蔬菜行情、蔬菜交易等实时信息
雨后池塘

万亩良田披“银装”粮食增收有保障

来源:shucai1.com   2023-04-26   浏览:158   字号:T|T
摘要:今年以来,武山县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面积、提质效,强龙头、延链条,全力抓好春耕生产。时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在武山县马力镇远中村万亩粮饲兼用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万亩良田尽披“银护甲”,放眼望去,层层叠叠,似一条条轻纱缠绕在山间。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在抢抓墒情,点播玉米,一幅壮观……
  今年以来,武山县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面积、提质效,强龙头、延链条,全力抓好春耕生产。

  时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在武山县马力镇远中村万亩粮饲兼用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万亩良田尽披“银护甲”,放眼望去,层层叠叠,似一条条轻纱缠绕在山间。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在抢抓墒情,点播玉米,一幅壮观的“春种图”徐徐展开。

  十年磨一剑。以前,这个区域群众主要种植小麦和油菜,种植结构单一,加上地处高寒山区,产量和收益一直是制约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十年来,镇村两级因地制宜选准全膜玉米作为主导产业,建成以远中村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三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608户的万亩粮饲兼用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从起初引导推广群众种植到现在的万亩规模,已近十年,群众依托玉米种植不仅走出了贫困,还奔跑在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我们村以前种植小麦,效益不是很好,后来镇村干部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推广种植全膜覆盖玉米,起初村民们不太接受,我们老党员就带头种,一两年收益下来,大伙都想种了!”远中村全膜玉米种植示范带头人沈志远感慨万千地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我家今年种了20多亩,村上像我一样种20多亩玉米的农户占60%,种十几亩的基本上全覆盖,现在每家每户仅靠玉米这一项收入在4万元以上,还不耽误农闲时务零工。”

  在远中村,沈志前是为数不多留守土地的年轻人。“土地总得有人种,不远走他乡,我依然可以发家致富。”沈志前坚定地说,“我自购了一台洛阳504大型耕地机,在满足自用的同时,给村上的群众提供服务,犁一亩地收70元,一个播种季节下来,能耕地200余亩,仅这一项收入1万多元;种植玉米方面,自己的地种了十几亩,由于产量好,我又另外租种了10亩,种玉米的收入至少在7万元,种完以后还可以趁空闲时间打零工。”

  武山县马力镇副镇长东旭亮介绍,马力镇远中村万亩粮饲兼用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从201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发放地膜、有机肥,提高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引导群众购置大型农用拖拉机11辆、收割机3台,提高了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

  据悉,今年以来,武山县争取到位资金397万元,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累计完成12万亩顶凌覆膜,建设玉米、油料万亩示范带5个,马铃薯万亩良种繁育基地1个,各类粮食作物千亩片区39个,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3.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6.1万吨以上。
关于

万亩良田披“银装”粮食增收有保障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第一蔬菜网] 打造第一蔬菜信息门户,为您提供最实用蔬菜信息平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4
www.shucai1.com
[ 第一蔬菜网 ]
关 闭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