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换时间服务换进度黔江将春耕“耕”到农户心坎里
来源:
shucai1.com
2020-02-20
浏览:
380
字号:T|T
摘要:今(1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该区在确保“春耕、防疫”两不误的前提下,积极备耕和复耕,截至2月12日,全区储备玉米种子备案104个品种、93538公斤,水稻种子备案44个品种、16585公斤。化肥库存8450吨,有机肥区内库存3000吨。上游农药经销商物资充足,只要物流通畅,足够满足生产需要。解痛点街道干部当快递为农户送种子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针对农户们因抗疫…
今(1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该区在确保“春耕、防疫”两不误的前提下,积极备耕和复耕,截至2月12日,全区储备玉米种子备案104个品种、93538公斤,水稻种子备案44个品种、16585公斤。化肥库存8450吨,有机肥区内库存3000吨。上游农药经销商物资充足,只要物流通畅,足够满足生产需要。
解痛点
街道干部当快递为农户送种子
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针对农户们因抗疫耽搁的备耕工作,黔江区以街道、村组为“平台”,根据农户需求,集中采买种子和化肥,并由基层干部充当“快递小哥”送物资上门,农户们足不出户,就“安排”上了春耕的所有物资。
2月16日上午,舟白街道通知辖区8个社区(村):街道已组织300吨化肥和6吨多种子,将于近期根据农户需要“送货上门”。舟白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学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目前已组建好一支由20人组成的“春耕服务队”,主要工作就是确保将采购的化肥和种子送到辖区各个社区(村),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各类种植的技术支持。街道今年春耕面积有1万余亩,其中大春作物6000亩,“目前正在抓紧采购辣椒、茄子等各类蔬菜种子,力争早日分发到户。”
对于街道的“一番好意”,农户们纷纷表示“心领了”。舟白社区6组的杨世安和张正军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出行和运输都不是很方便。谢谢街道和各级领导考虑得周到,也谢谢春耕服务队工作人员,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只有春耕没误时,我们老百姓收成才有底??”
树重点
区镇村联动有序组织春耕春种
备耕就绪,接下来更要紧的是复耕。如何破解疫情防控与春耕的矛盾?黔江区引导村民变“宅”为“动”。区镇村三级联动,以村社区为单元,以户为单位,科学有序组织被疫情困在家里的村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春种,发展农业生产。
濯水镇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家的机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见招拆招抢抓春耕春播。
区农委和镇村干部组成生产、防疫督导专班,分区分组深入田地加强疫情防控监管和农技科普知识宣传指导,全程无缝防控疫情群体性传播。
目前,濯水镇除中药材、茶叶等农资运输跨省市的农业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外,其他农业产业受到疫情影响不大,农业生产平稳有序的总体面没有改变。
抓特点
嫁接果树苗确保特色水果产业
农地复耕,果树也到了嫁接的“黄金时间”,黔江区有5万亩脆红李,这也是当地第一大特色水果产业。2月13日,中塘镇中塘社区技术员戴着口罩,走进果林,检查脆红李树苗的嫁接情况。
作为黔江脆红李的主产区之一,中塘镇的上万亩果树正在紧锣密鼓地“移花接木”,当地果农对这一季的收成充满信心。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脆红李之乡”,区里全力扶持这一特色水果,使其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致富果”。时下正值脆红李嫁接育苗的时期,黔江在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同时,指导和协助农技员抢抓农时,对脆红李进行嫁接育苗,做到防疫、育苗两不误,确保脱贫特色产业的发展。
补弱点
生猪桑蚕养殖也进入春天计划
除了传统农业,黔江区还对生猪和桑蚕等特色农产进行积极布局,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一是抓好烤烟生产。2020年计划面积2.5万亩,这一目标已基本落实,育苗物资已运至黔江中心库,编制了发放计划,正陆续运至田间地头。
其二是加快恢复生猪产能。该区草拟了恢复发展生猪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新增母猪1500头,落实补贴资金150万元,拟于二月底验收兑现完毕;正在制定20个生猪二级扩繁场实施方案,已落实资金500万元;加大新希望签约落地项目的跟踪落实;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融资需求已按时上报市农业农村委。
其三是抓好桑蚕产业发展。截至2月13日,全区蚕桑站技术员到岗67人,新栽桑土地整理7059亩,调苗6208亩,栽植3335亩;在地桑园定干64297亩,打药封园38590亩,松土4588亩、施肥3200亩;在建养蚕设施702个,建成179个;在建共育室17个,室外养蚕大棚302个。
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胜利的收官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决胜之年”遇上疫情防控战,黔江区用空间换时间、用服务换进度、用“抢耕”换效益,让这个充满挑战的春耕季,变得井然有序水到渠成。
关于
空间换时间服务换进度黔江将春耕“耕”到农户心坎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