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优良猪种介绍
来源:
shucai1.com
2016-01-05
浏览:
610
字号:T|T
摘要: (一)新太湖猪 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太湖流域。 2、体质外貌:新太湖猪较老太湖猪个体稍大,头大额宽,额部和后躯有明显的皱褶,耳特大,软而下垂,近似三角形,背腰微凹,胸较深,腹大下垂,臀宽倾斜,四肢稍高,卧系散蹄,毛色全黑。也有四蹄尾尖为白色的,乳头一般为8?9对。 3、生产性能:新太湖猪产仔多,经产母猪平均…
(一)新太湖猪
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太湖流域。
2、体质外貌:新太湖猪较老太湖猪个体稍大,头大额宽,额部和后躯有明显的皱褶,耳特大,软而下垂,近似三角形,背腰微凹,胸较深,腹大下垂,臀宽倾斜,四肢稍高,卧系散蹄,毛色全黑。也有四蹄尾尖为白色的,乳头一般为8?9对。
3、生产性能:新太湖猪产仔多,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头以上,生长速度快,日增重650克以上,瘦肉率56%以上,饲料报酬高,可以达到3.0:1。
杂交利用:新太湖猪具有中国猪种优,良高产性能,和外来猪种配合能表现出优良生产性能,是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理想的杂交木本。
(二)两头乌猪
1、产地与分布: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
2、体质外貌:华中两头乌猪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乳头一般6?7对。
3、生产性能:赣西两头乌猪和通城猪较小,东山和监利猪较大。两头乌猪肥育猪8月龄体重可达80千克,屠宰率71%,胴体瘦肉率41%?44%。
杂交利用:两头乌猪性成熟早,遗传性稳定,繁殖力强,是经济杂交的优良母本。
(三)民猪
1、产地与分布:原产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2、体质外貌:民猪头中等大小,面直长,头纹纵行,耳大下垂,体躯扁,背腰窄狭,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乳头7?8对。
3、生产性能: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的特性,平均头胎产仔11头,经产母猪产仔12?14头。瘦肉率47.6%以上。
4、杂交利用:以民猪作母本与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品种进行二元、三元杂交,可以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四)内江猪
1、产地与分布:产于四川省的内江市和内江县。
2、体质外貌:体型大,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块,俗称“盖碗”。耳中等大、下垂,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四肢较粗壮,被毛全黑,乳头6?7对。
3、生产性能:内江猪日增重410克左右,屠宰率67.5%左右。5?6月龄开始配种,母猪产仔数为9?10头。
4、杂交利用:以内江猪为父本,与长白、大约克猪种杂交,一代杂种猪的日增重率优势明显,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五)新淮南猪
1、产地与分布:产于同始、商城、罗山、新县、光山及信阳、淮滨的淮河以南地区。
2、体质外貌:按其头形大致可分为“齐嘴大耳型”和“尖嘴小耳型”两种。齐嘴大耳型俗称“三张嘴”或“三嘴落槽”。体型中等,皮毛黑色。耳大下垂,额较宽,嘴稍短粗,其额部多有两条横纹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接地,臀部倾斜,后躯欠丰满。
3、生产性能:选育后的淮南猪,公猪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母猪乳头8?10对,5?6月龄初配,年产仔2.2?2.5窝,窝产仔12?14头。
4、杂交利用:新淮南猪作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瘦肉型品种猪杂交,效果较好。
0
还行
0
很好看
0
不好看
上一篇:猪的品种及类型划分
下一篇:我国培育的猪品种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