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金秋农业组开启葡萄产业崭新篇章

  2016年,湖北省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公安县葡萄生产主线,集聚人才资源,组建人才支撑计划创新团队,彰显其专业、创新、先进、支撑、综合服务功能,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心全意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建设项目实施,公司科技竞争能力不断提升,龙头作用不断发挥,建设规模不断拓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企业步入高速的成长期。

  一、种植技术创新——智能化生产

  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开展葡萄智能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公司于2015年10月率先实施葡萄智能化生产。投资1500万元,建立研究应用基地500亩。通过构建上位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设立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利用传感器技术,实行全天候在线、生产过程可追溯。今年3月,智能化生产基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二、转型升级创新——精深加工

  金秋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将“葡萄种植、采收、精细加工”结合为一体,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将进一步提高公安县葡萄的经济产值和实现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标。2016年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展葡萄将深加工项目建设,2016年4月千吨冷库已配套,5月600平方米厂房已竣工,6月年产100万瓶的葡萄精深加工设备安装调试完毕,7月下旬投产试运行。

  三、营销模式创新——互联网+葡萄

  今年在产品销售上突破了传统的产地直销、农商对接、农超对接的销售方式,开创了互联网+葡萄,将鲜食农产品由现贷变期货的全国先例。通过公司葡萄微信商城,实现与客户的文字、语音、视频24小时全方位交流和互动。一是推广认养葡萄树:短短两个月上线,认养葡萄树超过40000株,仅“东方黑珍珠”一个品种被认养24549株,客户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二是代酿葡萄原汁酒:将鲜果模式与葡萄衍生品融合贯通,彻底突破鲜食葡萄电商销售瓶颈,填补了全国业内空白。至6月底,公司尚未投产,但代酿原汁葡萄酒就已被付全款预定5万瓶。三是代购代销:以公司葡萄微信商城为平台,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自6月底上市以来,已为客户代购各品种葡萄12000公斤,营销收入近50万元。

  四、组织形式创新——政府主导+公司+合作+农户

  公司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已初步形成在政府主导+公司+合作+农户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双方共赢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一是对土地流转给公司的农民采取“土地租金+劳务工资+利润分成”的合作模式,公司每年每亩出资800元获得土地经营权,每年每亩支付3000元给原承包户作为劳务工资进行田间操作和管理,流转土地收益在公司核算成本后利润5:5分成,约5000元。失地农民旱涝保收,每亩纯收入8800元。二是对入社农民采取“六统一分”形式予以服务和管理,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实行分户管理和结算。从而体现“农户专业种植、公司用心经营、双方合作共赢”的组织形式。三是建立公司长效服务机制,通过科技扶持,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技术疑难,锁定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二三产业融合平台。

  五、科技支撑创新——全程服务

  一是建立专家服务团:集聚产业科技人才,整合本土科技资源,建立由岗位科学家、知名专家、基层农技推广员等22人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通过高端人才领衔、科研院校给力、农技人员引领、科技示范户带动的塔型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公安葡萄科普示范网。二是建立科研示范基地:以公司金秋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通过科学研究解疑难,试验示范作样板,教育培训促流转,技术推广抓到户等形式,不断解密公安葡萄技术禁锢,不断破除农民生产技术难题,不断组装本地葡萄种植要素。三是建立远程教育平台:创建公司葡萄QQ群和微信群,为广大农民提供学习交流互动提升平台。通过网上点击和定期发布技术短信,及时为农户传递科技要素、输送科技能量,被广大农民称之为“足不出户的技术电波”。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公安县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预计总产量17万吨,总产值10亿多元。种植葡萄已成为公安县农业增效益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崭新引擎。(湖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