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山市木瓜线上进苏宁线下进万达

  首次创业,一支团队用3天时间,72小时卖出木瓜589箱,超过1700个。

  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这也不是销售教科书上的案例,而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真实的创业故事。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扑面而来。广东省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曾说:“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是坚决扶持的,我们要扶上马、送一程,真正使‘草根’创业创新在江门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中,创业的激情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蠢蠢欲动。袁欣欣和劳嘉城正是这样的年轻人。

  不久前,台山市出台“小微双创”工作措施,打造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创业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特色”为驱动,与苏宁易购平台合作,建设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为台山特色产品提供B2B、B2C等销售渠道,打造台山特色产品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袁欣欣、劳嘉城及其创客团队开始了木瓜创业项目。10月底11月初,他们与其创客团队,创下了台山木瓜的销售奇迹,3天的销量接近600箱。

  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两位年轻的创客,走近他们背后的团队。在他们的故事里,或许你也可以找到未来创业的动力。

  想做一个项目干一番事业“木瓜创业团队”首战告捷

  “这些木瓜是来自台山的。”

  “这些木瓜好靓,美味多汁,软滑细腻。”

  “这些木瓜都是无公害产品,新鲜采摘,是健康食品。”

  10月30日至11月1日这三天,袁欣欣和劳嘉城非常忙碌。在江门市区两个最繁华的购物中心——汇悦城和万达广场,他们及其创客团队一共6人,兵分两路设摊,一边为顾客包装木瓜,一边向顾客介绍台山木瓜的特色。

  销售现场异常火爆,第一天木瓜就被抢购一空。他们在3天里创造了卖出589箱、超过1700个木瓜的战绩。比起最初预定的300箱目标,这个数字几乎多了1倍。

  为什么要创业?是什么动力支持他们创业?

  袁欣欣和劳嘉城这支团队第一次接触“创客”这个词是在半年前。如今正是创业创新浪潮最汹涌的时候,年轻的他们有了自己做一个项目,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一些有意创业的年轻人,往往因为没有资本或者政策的支持等,使梦想破灭。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广东恒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支持。这是一家小微企业,成员不过12人,该公司正是不久前成立的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运营商。该公司在财力、人力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了“木瓜创业团队”,并最终实现了木瓜创业项目。团队里的骨干——袁欣欣和劳嘉城,更是被戏称为“木瓜西施”和“木瓜队长”。

  “我们希望将平凡的农产品,卖出不平凡的销售业绩。”劳嘉城说。在接近半年的时间里,这支年轻的创客团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把梦想与理念变成现实,从寻找优质木瓜,到包装木瓜,再到与商家合作,他们全部亲力亲为。过程虽然辛苦,但他们却感觉到充实与快乐。

  对于第一次尝试创业的他们而言,高销量的成绩无疑代表着成功。不过,他们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活动评分仅为“刚刚及格”。劳嘉城说,很多环节并没有衔接好,细节方面也没有完善,否则会有更高的销量。

  放弃传统销售模式年轻人卖木瓜有新想法

  木瓜创业项目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成功呢?专业的决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选择五邑本地的农产品销售,选择台山木瓜,这是经过团队精心挑选和讨论的结果。

  广东恒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恒庆称,对于实力尚不足的团队而言,如果销售像新会陈皮之类的知名农产品,一来产品成本过高,团队没有财力支持,二来社会认可度不高,可能出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怀疑,从而影响销售。相反,选择如木瓜这类农产品,物美价廉,创业门槛不高,只要有好的销售方式,就有可能成功。

  为了寻找靓产品,这支创客团队把目光放在了农业大市台山。今年6月,经过朋友介绍,他们了解到台山市大江镇种植有大面积木瓜,而且当地也正在寻找新的木瓜销售渠道。双方就这样一拍即合。

  为了保障木瓜的品质,这支创客团队在炎热的夏日里,多次到大江镇对比不同农户种植的木瓜,最后才确定项目产品。在接近收获的时候,他们更是全员出动来到瓜田里采摘,保证产品质量。

  有了靓产品,要通过什么渠道销售呢?是走传统渠道,直接在门店销售吗?

  年轻人当然有新想法。

  “因为这些是健康的农产品,所以我们希望能与一些餐饮店合作。有了他们的肯定,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劳嘉城在这次创业之前,是从事市场销售工作的。对于木瓜的销售,他们选择放弃传统的销售模式,而是通过与两大消费旺地——汇悦城与万达广场的餐饮店合作。顾客在这些餐饮店消费达到一定额度,就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这些木瓜。为了得到更多餐饮店的支持,劳嘉城带着这些台山木瓜,几乎走遍了两个大商场的所有餐饮店。“一开始有餐饮店不相信我们,毕竟没有太大的利益回馈。但是,我们让他们尝过这些台山木瓜后,他们认可了这些木瓜的质量,也就开始愿意与我们合作。”他说。

  新的销售模式,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产品的质量,决定了消费者认可的程度。在这三天里,有一位顾客一次性购买了10箱台山木瓜。“他说,就是觉得很好吃,多买一些回去,还可以送家人和朋友。”说起战绩,劳嘉城露出了笑容。

  不久前,台山市出台了“小微双创”工作措施。其中,台山市要打造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创业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特色”为驱动,与苏宁易购平台合作,建设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为台山特色产品提供B2B、B2C等销售渠道,打造台山特色产品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已于9月26日上线,借助这个平台,台山木瓜也在这里销售。记者在网页上看到了不少食客的留言,网友“999小番茄”留言:“看着搞活动,就买来试试吧,没想到买了4个都没有烂,两生两熟,刚好跟家人一起尝尝鲜。不过,包装一般,还望店家改良。真的很好,还会继续关注的!”

  “互联网+”融入扶贫工作贫困户农产品上线销售

  “台山地大物博,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产品,希望能与当地农户有新的合作。”何恒庆透露,下一步,这支创客团队将推出新产品,那就是台山大米。原来,台山市冲篓镇前锋村是一条贫困村,如今正在当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工作组与这支创客团队进行沟通,认为可以通过销售村民的晚造稻谷,增加村民的收入。

  木瓜创业项目,是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双创”工作中。而贫困村大米项目,是“互联网+”理念与扶贫工作和“双创”工作的有机结合。

  台山市近期积极探索新方式进行精准扶贫,将“互联网+”理念引入扶贫工作便是其中一大亮点。台山市结合自身扶贫实际,于7月1日上线了首款扶贫APP,并在当月下旬实施了首个线下活动——建行江门分行食堂采购了台山贫困户的“爱心菜”。在运营好扶贫APP的同时,台山市还积极接触苏宁易购,将台山贫困户的农产品、老区特产等放到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台山馆这个平台上展示,谋划以更大的力度、更新的形式推动精准扶贫。

  “项目沟通已经基本完成,产品很快就会上线。我们现在正对销售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次希望可以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走出蓬江区,走到五邑其他地方。”何恒庆说。除了台山大米,冲篓当地的特产乌豆,也列入了这支创客团队的销售目标。“这些都是当地特产,是好产品。通过我们的销售,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买到这些好产品。”他说。

  这次成功的创业经历,给了两位年轻人莫大的动力。袁欣欣说:“创业是我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次突破,既收获了心酸也收获了喜悦,创业这条路我会继续走下去,我要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强。”

  谈起这次创业经历,劳嘉城也是笑容满满,看到台山木瓜受到大家的喜欢,每位尝了木瓜的市民都赞不绝口,争着要买回去给家人、朋友、亲戚尝尝时,他的心里很感动。他说:“创业的过程,就像是做一道填空题,在空白处填内容,其实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广东农业信息网)